标题:
重新定义“教科书” ===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8日 11:21
标题:
重新定义“教科书” ===转载
[自由谈]重新定义“教科书”
南方周末 2007-09-30 11:14:09
学界评议
□徐迅雷
一定得去掉“要求学生掌握”这一关键词,而将其更改为“教材是供师生学习、分析、研究、探索用的基本材料”。
教材“换汤换药”,争议不少,无论沪版历史教科书之变,还是京城语文教科书之改,都引人注目。教材之变是很正常的,有上来就有下去,千古不变的教材才荒谬。对于语文教材来说,“该换不该换”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进入语文课本的,就是“学习”的“典范”吗?错,
课文应该是“研究讨论”的对象!
在广义的“名篇”那么多的今天,选什么名篇大作进课文,并不构成对错的问题。而真正的错,就错在大前提———我们将“教材”的概念错位理解了。
什么是“教材”?《辞海》有个经典解释:“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学用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并说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以及视听教材等。《辞海》的解释,核心意思是“要求学生掌握”,正是这个“要求学生掌握”神化了课本,导致所有论争者都有个“集体无意识”,就以承认“要求掌握”为前提,所有课文都要符合这样的标准。
文科的教材本来就不同于理科的教材,对错是非之分并非都是明确单一的;但事实上,这种“是非对错”意识太深入人心。此前,西安有位教授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也是从“是非对错”这一大前提出发的,所以他的理由是《出师表》宣扬了一种错误的“愚忠思想”。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大抵还停留在早年小孩子看电影的思考水平: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想起杭州有位非常语文老师,他叫郭初阳,三十出头,我并不认识;他出了本课堂实录———《言说抵抗沉默》,将语文课文当成剖析的对象;他致力于探索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比如讲授舒婷的诗歌名篇《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想就是“作反思性的解读”,要区别“祖国”与“国家”的概念;经过一节课的推导,最终成功地证明了将“公民与祖国”的关系表述为“儿子与母亲”的关系之大谬,并在最后希望学生去看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了解一下公民和国家究竟是怎么一种关系。郭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掌握”卢梭关于国家的答案,然而他与他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一堂革命性的语文课教学。
舒婷的这首名诗,是我大学时代当代文学课学的,当年我的老师引导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桑意境里的“爱国”二字;尽管诗无达诂,但今天郭老师的解读更有现代性。那么,《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不是应该因郭初阳的“证明”而让其“下课”呢?显然没必要,因为它作为一篇课文,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和探索意义。
赋予语文课堂以公民的意识、民主的思想、自由的启蒙、理性的光照、学术的深度,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品格。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开放性思维的教学,相信无论是用那些换下还是那些换上的课文,都能教出深意。而那些思想稀缺的教书匠,只知道“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答案,拿什么课文来教都没有用;那些课文的价值甚至被折腾得连蝉蜕都不如,那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好歹还能入药。
语文是可研究的语文,课文是可探讨的课文,这才是语文教材的真义。手头有三卷本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其特点是体现“研究性”,尤其课文后的问题设置很精彩,侧重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比如《独立宣言》一课所设的问题中,就有“根据杰斐逊的看法,什么时候一个政府应该被废除”、“《独立宣言》如果作为一篇演讲会有同样效果吗”,这样或大或小的问题,都带有思考性与研究性,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思想性、开放性,语文的“工具教程”已退居其后。
语言是工具,语文则不是,但我们的应试教育早已将语文弄成了工具
———考试的工具。工具性的语文教学,教育出来的人是“有知识没文化”,不会研究的。简单地看,使用什么名篇作课文,无非都是“举例说明”。既然是举例,那么举这个例与举那个例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别,“上城”的陈奂生上不上课文没有多大问题,鲁迅的文章多选几篇少选几篇也没有多大关系。教材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问题。语文教育的错误理念,集中体现于对“教材”经典概念的信仰式理解;这样的错误理念不修正,如何修正教材课本最终都是白搭。
教材版本的新旧变迁,无非是个发展的过程;而“教材”概念的本身,却停滞久矣。于是,我坚定地想:现在是到了该推倒教科书经典定义的时候了,一定得去掉“要求学生掌握”这一关键词,而将其更改为“教材是供师生学习、分析、研究、探索用的基本材料”。
(作者为时事评论家)
莉说:赞成赞成真是太赞成了!可惜的是,若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依循着旧体制,这位作者的想法,也只能见诸于此了!
作者:
银河幻想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8日 11:27
在下只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就以往看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在世界大战中有一定分量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国家的强大可以说是从小学的课堂上就开始注定的
作者:
杨善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8日 11:37
固定模式造就固定思维,于是……
作者:
Ellen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20日 16:53
我觉得其实关键不在于教科书,而在于人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毕竟就算高考,考的也不全是教科书,没有一定积累的人参加也考不出好的成绩.
好的语文老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就算教科书再烂,一个真正懂得语文教学的老师(不一定是很有资历),会利用有限的课堂,将学生的思维无限扩大,并以各种手段(包括强制)加强学生的阅读经历,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有幸曾碰到这样的一位语文老师,尽管他只教了我一年,但在那一年,我看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他使我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竟能如此完美得统一在一起.(他交的2个班语文考试平均分都是年级里排前三的)
而好的语文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如果学生时代能得到好的熏陶,那么他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成功.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最起码证明社会已经意识到在这一方面的错误.事实上,也有一些在基层或高层的教师在用各种方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让好的方法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但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将大大提高.而在短时期内,这个问题无法迅速解决
作者:
Ellen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20日 16:55
QUOTE:
原帖由
未来领袖
于 星海历07年10月10日 15:44 发表
“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
很伟大的理想........实现实在是太有难度了。
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是很有难度的理想
但让部分学生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只是现在的人数真的太少
作者:
池初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20日 19:48
这样的课是好,问题是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根本无法实行。如果实行,后果必然是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倾斜以至人口素质全面失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历史课比得就是背书的功夫,背得好的考得自然就好,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就有机会。
若是真要高考题给你从钱穆《国史新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或翦伯赞范文澜侯外庐吕思勉等等大师甚至陈寅恪先生斯塔里夫阿诺斯阿诺德·汤因比的什么什么著作里给你挑出一段问你同不同意如何理解有何佐证等等等等而且不设标准答案。我保证难以得到信息的地区的学生马上就有撕卷子的。
而且若是这种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施行,各位觉得重点大学倾向于要哪里的学生呢?
阿米理驾国不一样,人家是发达的帝国……呃……自本儿主义社会……
能在这帖子里敲键盘发言的诸位,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
Ellen
时间:
星海历07年10月21日 14:08
……从********中挑一段叫你说说理解或正确与否,不用难以得到信息地区的学生了,偶也要撕卷子了!!!
(而且这种题目还是真的要做的,不过有标准答案,很讨厌的是你不知道出题人的立场,有些你认为对的他就会认为错的。而且这些立场往往很官方,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认为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片面的
)
ps关于历史背书的问题,我不能完全同意,背得好不一定会用啊,曾经有一个重高的历史老师总结出了几百道大题让学生背出来,但学生高考就考得很差,但后来老师对应试卷,发现所有答案学生都是背过的,就是问法不一样,而学生就不会答了。
不过背书考法给了贫困学生一个希望,这点我同意
关于资源不平衡加剧的问题,我觉得池初说的很有道理,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不提高课堂的素质了吧。何况现在的高考已经是分省出卷了,各省提高自身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上海多少年之前就这么做了。各个大学的名额分配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而且在中国也可以通过短时期内的行政手段加以调节。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