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道教诸神系列之山川河海及雷部诸神 BY杨善 [打印本页]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6     标题: 中国道教诸神系列之山川河海及雷部诸神 BY杨善

东岳大帝
东 岳 大 帝 的 来 历 : 东 岳 指 的 是 今 山 东 省 的 泰 山 。 东 岳 大 帝 就 是 泰 山 神 。 据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称 , 东 岳 大 帝 是 盘 古 氏 九 世 苗 裔 金 轮 王 少 海 氏 与 妻 弥 纶 仙 女 所 生 之 子 , 初 名 金 虹 氏 。 金 虹 氏 有 功 在 长 白 山 中 , 至 伏 牺 氏 时 封 为 太 岁 。 至 神 农 朝 , 赐 天 符 都 官 , 号 名 府 君 。 汉 明 帝 时 , 封 为 泰 山 元 帅 。 唐 武 后 垂 拱 二 年 ( 6 8 6 年 ) , 封 东 岳 为 「 神 岳 天 中 王 」 。 武 后 万 岁 通 天 元 年 ( 6 9 6 年 ) 又 尊 为 「 天 齐 君 」 。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三 年 ( 7 2 5 年 ) 加 封 「 天 齐 王 」 。 宋 真 宗 大 中 祥 符 元 年 ( 1 0 0 8 年 ) , 诏 封 东 岳 天 齐 仁 圣 王 , 四 年 又 尊 为 帝 , 称 「 东 岳 天 齐 仁 圣 帝 」 。 对 泰 山 神 之 祭 祀 和 崇 奉 , 自 上 古 三 代 就 有 。 三 代 民 居 都 在 黄 河 中 下 游 一 带 , 故 天 子 「 以 血 祭 祭 社 稷 、 五 祀 、 五 岳 」 , 其 中 五 岳 之 长 就 是 泰 山 , 泰 山 被 尊 称 为 岱 宗 。 《 风 俗 通 义 》 引 孔 子 语 称 , 「 封 泰 山 , 禅 梁 父 , 可 得 而 数 , 七 十 有 二 」 , 当 指 王 者 功 成 封 禅 , 以 告 天 地 的 意 思 。 汉 魏 以 後 , 道 教 沿 袭 古 制 , 奉 祀 东 岳 大 帝 。


登 仙 之 途 : 泰 山 峻 极 高 巍 , 古 人 视 作 通 天 之 路 , 故 称 「 天 齐 」 , 意 思 是 与 天 一 般 高 。 祭 祀 泰 山 就 是 在 山 顶 上 筑 土 为 坛 , 祭 天 以 报 天 之 功 。 学 道 修 道 之 人 即 以 祭 祀 泰 山 为 登 仙 之 道 。


魂 归 东 岳 : 泰 山 地 处 东 方 , 阴 阳 交 泰 , 万 物 之 始 , 有 生 必 有 死 , 故 泰 山 之 神 知 人 生 命 长 短 。 《 风 俗 通 义 》 引 当 时 传 闻 称 , 「 岱 宗 上 有 金 箧 玉 策 , 知 人 年 寿 修 短 」 。 汉 代 出 土 的 镇 墓 券 上 , 多 有 「 死 属 泰 山 」 字 样 。 自 汉 魏 以 後 , 东 岳 大 帝 又 主 掌 人 之 生 死 寿 夭 。 《 云 笈 七 签 》 卷 2 2 云 , 「 泰 山 君 领 群 神 五 千 九 百 人 , 主 治 死 生 , 百 鬼 之 主 帅 也 」 。 因 此 , 奉 祀 东 岳 大 帝 的 东 岳 庙 大 多 设 有 管 理 人 仙 命 籍 的 七 十 二 司 或 七 十 五 司 , 如 速 报 司 、 福 寿 司 等 等 , 分 别 司 理 人 的 生 死 贵 贱 。


奉 祀 : 东 岳 大 帝 的 神 诞 之 日 为 三 月 二 十 八 日 。 东 岳 庙 或 者 供 奉 东 岳 大 帝 的 宫 观 都 要 举 行 祝 寿 庆 典 , 以 大 型 斋 醮 仪 礼 为 道 教 徒 祈 寿 延 命 。 亲 属 亡 故 以 後 , 也 要 到 东 岳 大 帝 前 行 黄 箓 超 度 功 德 , 祈 祷 亡 魂 早 日 升 天 。


参 考 文 献:
《 云 笈 七 签 》 、
《 文 献 通 考 》 、
《 元 始 天 尊 说 东 岳 化 身 济 生 度 死 拔 罪 解 冤 保 命 妙 经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1.htm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6

雷部五元帅

雷 部 五 元 帅 的 由 来 : 雷 部 五 元 帅 , 指 的 是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主 掌 的 雷 部 中 五 名 元 帅 。 雷 部 中 元 帅 很 多 , 一 说 雷 部 有 鼓 三 十 六 面 , 各 鼓 均 有 一 名 元 帅 操 持 , 故 有 元 帅 三 十 六 名 ; 一 说 雷 部 有 催 云 助 雨 护 法 天 君 二 十 四 名 , 故 有 元 帅 二 十 四 名 。 雷 部 五 元 帅 就 是 常 见 於 道 教 经 籍 之 中 、 民 间 流 传 最 广 、 在 一 些 道 观 中 设 像 供 奉 的 雷 部 五 名 元 帅 , 即 : 邓 、 毕 、 刘 、 辛 、 庞 等 五 名 元 帅 。


邓 元 帅 为 首 : 雷 部 诸 元 帅 中 , 以 邓 元 帅 为 首 。 邓 元 帅 , 名 忠 , 传 称 其 「 银 牙 耀 目 」 、 「 火 焰 绕 身 」 。 《 夷 坚 志 补 》 称 「 天 元 考 召 邓 将 军 」 。 《 铸 鼎 馀 闻 》 引 明 《 常 熟 私 志 》 称 「 律 令 大 神 邓 元 帅 」 , 当 系 职 掌 雷 部 律 令 考 召 之 意 。


雷 精 毕 元 帅 : 毕 元 帅 , 原 名 田 华 。 据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 田 华 原 系 雷 精 , 藏 地 中 , 寄 胎 於 田 间 , 得 千 年 石 钟 乳 气 而 生 。 出 生 时 , 白 昼 晴 空 霹 雳 , 火 光 照 天 , 风 雨 骤 至 。 大 蛇 围 其 外 , 群 蜂 以 哺 。 及 长 , 因 田 为 田 , 指 华 为 毕 , 修 炼 於 漉 泸 岩 下 。 女 娲 补 天 不 成 , 毕 元 帅 助 水 火 之 精 , 声 吼 天 地 , 乃 塞 天 漏 。 又 炼 五 色 火 雹 风 雷 阵 , 助 黄 帝 击 死 蚩 尤 , 被 拜 为 龙 师 。 玉 帝 封 以 雷 门 毕 元 帅 之 职 , 敕 掌 十 二 雷 庭 , 助 玄 天 上 帝 诛 瘟 役 鬼 , 上 管 天 地 潦 涸 , 下 纠 群 魅 出 没 , 中 击 不 仁 不 义 等 等 。


掌 事 刘 天 君 : 刘 天 君 , 名 后 , 东 晋 时 人 。 生 於 岷 江 渔 渡 中 , 幼 时 落 波 心 而 不 死 。 因 贫 , 送 於 罗 真 人 为 侍 读 , 因 精 於 五 雷 掌 诀 , 能 招 风 捉 雨 , 随 叩 即 应 , 济 民 助 国 。 是 年 东 京 大 旱 , 皇 帝 祷 於 刘 天 君 祠 , 果 有 大 雨 。 时 秋 大 稔 。 皇 帝 敕 命 其 为 「 立 化 慈 济 真 君 」 。 玉 皇 大 帝 亦 命 刘 天 君 职 掌 雷 部 王 府 的 各 种 事 务 。


雷 斋 辛 元 帅 : 辛 元 帅 , 原 名 辛 兴 , 字 震 宇 , 雍 州 人 。 据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 雍 州 地 界 有 神 雷 山 。 辛 兴 之 母 即 为 神 雷 山 霹 雳 破 胆 而 死 。 辛 兴 抱 母 尸 而 哭 。 雷 神 感 其 至 孝 , 变 化 为 道 士 而 谢 罪 , 并 赠 辛 兴 十 二 火 丹 以 啖 之 。 辛 遂 易 形 , 妖 其 头 , 喙 其 嘴 , 翼 其 两 肩 , 左 执 尖 , 右 持 槌 , 脚 踏 五 鼓 。 玉 皇 大 帝 封 其 为 元 帅 , 与 毕 元 帅 「 共 五 方 事 , 往 来 行 天 , 翦 幽 冥 中 邪 魔 鬼 恶 」 。 传 说 六 月 十 五 日 为 辛 元 帅 神 诞 之 日 , 奉 祀 雷 神 的 道 教 徒 於 是 日 茹 素 , 称 为 「 雷 斋 」 , 以 祈 神 佑 。


金 刀 庞 元 帅 : 庞 元 帅 , 原 名 庞 乔 , 字 长 清 。 据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 庞 乔 家 境 贫 困 , 世 为 驾 渡 之 工 。 但 庞 乔 心 行 善 良 , 对 往 来 渡 客 无 不 平 等 , 救 人 急 难 。 玉 皇 大 帝 闻 其 至 孝 至 诚 , 敕 为 混 气 元 帅 , 手 执 金 刀 , 唯 天 门 之 出 入 是 命 , 以 降 阴 魔 , 除 旧 恶 , 秋 毫 不 爽 。


奉 祀 : 一 些 大 道 观 常 有 设 天 将 殿 堂 , 供 奉 雷 部 元 帅 或 其 他 天 将 。 其 中 由 於 各 地 道 教 徒 的 地 方 文 化 历 史 背 景 的 差 异 , 因 此 供 奉 元 帅 之 名 号 以 及 数 量 可 能 有 所 不 同 。 但 是 以 雷 部 元 帅 作 为 护 法 神 灵 , 救 难 神 灵 祈 求 确 是 一 致 的 。


参 考 文 献:
《 铸 鼎 馀 闻 》 、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3.htm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7

雷公电母

雷 公 电 母 的 由 来 : 雷 公 是 司 雷 之 神 , 属 阳 , 故 称 公 , 又 称 雷 师 、 雷 神 。 电 母 是 司 掌 闪 电 之 神 , 属 阴 , 故 称 母 , 又 称 金 光 圣 母 、 闪 电 娘 娘 。 雷 电 崇 拜 , 起 自 上 古 。 战 国 屈 原 《 远 游 》 篇 有 句 称 「 左 雨 师 使 经 待 兮 , 右 雷 公 而 为 卫 」 ; 《 离 骚 》 中 亦 云 : 「 鸾 皇 为 余 先 戒 兮 , 雷 师 告 余 以 未 具 。 吾 令 丰 隆 乘 云 兮 , 求 宓 妃 之 所 在 」 。 丰 隆 , 据 汉 王 逸 注 , 「 一 曰 雷 师 」 。 《 山 海 经 》 中 有 多 处 关 於 雷 神 的 记 载 , 称 雷 神 是 「 龙 身 而 人 头 , 鼓 其 腹 」 , 当 是 兽 形 。 但 汉 代 王 充 《 论 衡 》 中 所 述 汉 代 的 雷 神 , 「 若 力 士 之 容 , 谓 之 雷 公 。 使 之 左 手 引 连 鼓 , 右 手 推 椎 , 若 击 之 状 。 其 意 以 为 雷 声 隆 隆 者 , 连 鼓 相 扣 击 之 音 也 」 。 雷 公 当 是 人 形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雷 公 又 变 为 兽 形 。 《 搜 神 记 》 称 雷 神 「 色 如 丹 , 目 如 镜 , 毛 角 长 三 尺 , 状 如 六 畜 , 似 弥 猴 」 。 闪 电 之 职 , 古 代 亦 由 雷 公 兼 司 。 直 至 汉 代 才 有 电 父 之 说 。 大 约 在 唐 宋 时 期 , 闪 电 之 神 变 成 电 母 。 唐 崔 致 远 有 句 称 「 使 电 母 雷 公 , 凿 外 域 朝 天 之 路 」 。 宋 苏 轼 亦 有 诗 称 「 麾 驾 雷 公 诃 电 母 」 。 宋 元 以 後 , 电 母 更 有 名 姓 , 《 铸 鼎 馀 闻 》 称 「 电 母 秀 使 者 , 名 文 英 」 。 《 元 史 》 的 《 舆 服 志 》 说 到 军 中 有 「 电 母 旗 」 , 旗 上 画 神 人 为 女 人 形 , 「 纁 衣 朱 裳 白 裤 , 两 手 运 光 」 。 明 代 小 说 《 西 游 记 》 和 《 北 游 记 》 都 写 到 电 母 , 称 " 金 光 圣 母 " 或 " 朱 佩 娘 " 。


职 能 : 雷 公 电 母 之 职 , 原 来 是 管 理 雷 电 。 但 是 自 先 秦 两 汉 起 , 民 众 就 赋 予 雷 电 以 惩 恶 扬 善 的 意 义 。 《 史 记 》 的 《 殷 本 纪 》 称 「 武 乙 无 道 , 暴 雷 震 死 」 。 王 充 《 论 衡 》 的 《 雷 虚 》 篇 称 「 盛 夏 之 时 , 雷 电 迅 疾 , 击 折 树 木 , 坏 败 室 屋 , 时 犯 杀 人 」 , 「 其 犯 杀 人 也 , 谓 之 阴 过 , 饮 食 人 以 不 洁 凈 , 天 怒 击 而 杀 之 。 隆 隆 之 声 , 天 怒 之 音 , 若 人 之 响 嘘 矣 」 。 其 雷 电 都 具 有 代 天 行 道 、 惩 罚 阴 过 、 震 死 暴 雷 的 意 思 。 道 教 继 承 中 国 古 代 对 雷 公 电 母 的 信 仰 。 唐 五 代 高 道 杜 光 庭 在 其 编 定 的 《 道 门 科 范 大 全 集 》 的 多 种 祈 求 雨 雪 的 科 仪 中 , 都 以 雷 公 电 母 作 为 主 要 启 请 的 神 灵 。 北 宋 以 後 的 神 霄 派 、 清 微 派 道 士 施 行 雷 法 , 《 道 法 会 元 》 称 雷 法 之 基 础 是 「 气 」 , 「 道 中 之 法 者 , 静 则 交 媾 龙 虎 , 动 则 叱 吒 雷 霆 」 , 而 雷 公 作 为 主 管 雷 霆 的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 即 雷 祖 ) 的 下 属 神 灵 , 在 施 法 中 予 以 迎 送 、 召 唤 、 调 遣 和 施 雷 等 事 。


奉 祀 : 在 一 些 规 模 较 大 的 道 观 和 庙 宇 中 , 常 有 雷 公 电 母 的 供 奉 。 雷 公 神 像 作 力 士 状 , 裸 胸 袒 腹 , 背 插 双 翅 , 额 具 三 目 , 脸 赤 如 猴 , 下 巴 长 而 锐 , 足 如 鹰 爪 。 左 手 执 锲 , 右 手 执 锤 , 作 欲 击 状 。 自 顶 至 旁 , 环 悬 连 鼓 五 个 , 左 足 盘 蹑 一 鼓 , 世 称 雷 公 江 天 君 。 电 母 之 像 则 容 如 女 , 貌 端 雅 , 两 手 执 镜 , 号 曰 电 母 秀 天 君 。 雷 公 神 诞 之 日 为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 道 教 信 徒 一 般 只 是 在 祈 求 雨 雪 时 才 奉 祀 雷 公 电 母 , 专 门 奉 祀 的 已 不 多 见 。 但 在 道 教 大 型 斋 醮 仪 礼 中 仍 列 有 雷 公 电 母 之 神 位 。

参 考 文 献:
《 搜 神 记 》 、
《 铸 鼎 馀 闻 》、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4.htm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7

龙王

龙 王 的 由 来 : 龙 是 中 国 古 代 神 话 的 四 灵 之 一 。 《 太 上 洞 渊 神 咒 经 》 中 有 「 龙 王 品 」 , 列 有 以 方 位 为 区 分 的 「 五 帝 龙 王 」 , 以 海 洋 为 区 分 的 「 四 海 龙 王 」 , 以 天 地 万 物 为 区 分 的 5 4 名 龙 王 名 字 和 6 2 名 神 龙 王 名 字 。 唐 玄 宗 时 , 诏 祠 龙 池 , 设 坛 官 致 祭 , 以 祭 雨 师 之 仪 祭 龙 王 。 宋 太 祖 沿 用 唐 代 祭 五 龙 之 制 。 宋 徽 宗 大 观 二 年 ( 1 1 0 8 年 ) 诏 天 下 五 龙 皆 封 王 爵 。 封 青 龙 神 为 广 仁 王 , 赤 龙 神 为 嘉 泽 王 , 黄 龙 神 为 孚 应 王 , 白 龙 神 为 义 济 王 , 黑 龙 神 为 灵 泽 王 。 清 同 治 二 年 ( 1 8 6 3 年 ) 又 封 运 河 龙 神 为 「 延 庥 显 应 分 水 龙 王 之 神 」 , 令 河 道 总 督 以 时 致 祭 。


职 能 : 由 此 , 龙 王 之 职 就 是 兴 云 布 雨 , 为 人 消 灭 炎 热 和 烦 恼 , 龙 王 治 水 成 了 民 间 普 遍 的 信 仰 。 道 教 《 太 上 洞 渊 神 咒 经 》 中 的 「 龙 王 品 」 就 称 , 「 国 土 炎 旱 , 五 榖 不 收 , 三 三 两 两 莫 知 何 计 时 」 , 元 始 天 尊 乘 五 色 云 来 临 国 土 , 与 诸 天 龙 王 等 宣 扬 正 法 , 普 救 众 生 , 大 雨 洪 流 , 应 时 甘 润 。


奉 祀 : 龙 王 神 诞 之 日 , 各 种 文 献 记 载 和 各 地 民 间 传 说 均 有 差 异 。 旧 时 专 门 供 奉 龙 王 之 庙 宇 几 乎 与 城 隍 、 土 地 之 庙 宇 同 样 普 遍 。 每 逢 风 雨 失 调 , 久 旱 不 雨 , 或 久 雨 不 止 时 , 民 众 都 要 到 龙 王 庙 烧 香 祈 愿 , 以 求 龙 王 治 水 , 风 调 雨 顺 。


参 考 文 献:
《 太 上 洞 渊 神 咒 经 》、
《 文 献 通 考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5.htm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7

雨师

雨 师 的 由 来 : 雨 师 就 是 雨 神 , 亦 称 萍 翳 、 玄 冥 等 。 中 国 古 代 的 雨 神 起 源 甚 早 。 《 周 礼 》 的 《 大 宗 伯 》 篇 称 , 「 以 燎 祀 司 中 、 司 命 、 风 师 、 雨 师 」 。 郑 玄 注 : 「 雨 师 , 毕 也 」 , 意 思 是 「 月 离 於 毕 , 俾 滂 沱 矣 。 是 雨 师 毕 也 」 。 东 汉 蔡 邕 《 独 断 》 则 称 , 「 雨 师 神 , 毕 星 也 。 其 象 在 天 , 能 兴 雨 」 。 毕 星 是 二 十 八 宿 中 西 方 七 宿 之 一 。 此 当 是 以 星 宿 为 雨 神 也 。 另 外 , 亦 有 以 人 物 为 雨 神 者 。 屈 原 《 天 问 》 云 「 蓱 号 起 雨 」 。 汉 代 王 逸 注 称 : 「 蓱 , 萍 翳 , 雨 师 名 也 」 。 《 风 俗 通 义 》 称 「 春 秋 左 氏 传 说 , 共 工 之 子 , 为 玄 冥 师 」 , 「 郑 大 夫 子 产 禳 於 玄 冥 」 。 玄 冥 , 雨 师 也 。 晋 《 搜 神 记 》 称 , 「 赤 松 子 者 , 神 农 时 雨 师 也 」 。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更 以 神 鸟 为 雨 师 , 称 「 雨 师 者 , 商 羊 是 也 。 商 羊 , 神 鸟 , 一 足 , 能 大 能 小 , 吸 则 溟 渤 可 枯 , 雨 师 之 神 也 」 。 唐 宋 以 後 , 从 佛 教 中 脱 胎 出 来 的 龙 王 崇 拜 逐 渐 取 代 了 雨 师 的 位 置 。


职 能 : 雨 师 之 名 , 以 「 师 」 名 神 。 据 《 风 俗 通 义 》 的 《 祀 典 》 称 , 「 师 者 , 众 也 。 土 中 之 众 者 莫 若 水 。 雷 震 万 里 , 风 亦 如 之 。 至 於 太 山 , 不 崇 朝 而 遍 雨 天 下 , 异 於 雷 风 , 其 德 散 大 , 故 雨 独 称 师 也 」 。 正 是 由 於 风 雨 滋 润 , 「 养 成 万 物 , 有 功 於 人 , 王 者 祀 以 报 功 也 」 。


奉 祀 : 雨 师 的 奉 祀 , 秦 汉 时 已 列 入 国 家 的 祀 典 。 《 唐 会 要 》 称 , 奉 祀 雨 师 , 升 入 中 祀 , 并 且 要 「 诸 郡 各 置 一 坛 」 , 与 王 同 祀 。 道 教 宫 观 也 有 设 殿 供 奉 风 伯 雨 师 、 雷 公 电 母 者 。 其 雨 师 之 塑 像 常 作 一 乌 髯 壮 汉 , 左 手 执 盂 , 内 盛 一 龙 , 右 手 若 洒 水 状 , 称 雨 师 陈 天 君 。 雨 师 之 神 诞 日 为 十 一 月 二 十 日 。 由 于 近 代 雨 师 的 崇 拜 逐 渐 为 龙 王 崇 拜 所 取 代 , 因 此 现 在 专 门 奉 祀 雨 师 的 祭 典 已 不 多 见 。 只 是 在 道 教 大 型 斋 醮 仪 礼 上 , 设 置 雨 师 的 神 位 , 随 众 神 受 拜 。


参 考 文 献:
《 周 礼 》、
《 独 断 》、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6.htm
作者: 亨利-杨    时间: 星海历07年7月1日 08:37

风伯

风 伯 的 由 来 : 风 伯 , 就 是 风 神 , 亦 称 风 师 、 飞 廉 、 箕 伯 等 等 。 中 国 古 代 的 风 神 崇 拜 起 源 较 早 。 《 周 礼 》 的 《 大 宗 伯 》 篇 称 , 「 以 燎 祀 司 中 、 司 命 、 风 师 、 雨 师 」 。 郑 玄 注 : 「 风 师 , 箕 也 」 , 意 思 是 「 月 离 於 箕 , 风 扬 沙 , 故 知 风 师 其 也 」 。 东 汉 蔡 邕 《 独 断 》 则 称 , 「 风 伯 神 , 箕 星 也 。 其 象 在 天 , 能 兴 风 」 。 箕 星 是 二 十 八 宿 中 东 方 七 宿 之 一 , 此 当 以 星 宿 为 风 神 。 另 外 , 楚 地 亦 有 称 风 伯 为 飞 廉 的 。 屈 原 《 离 骚 》 有 句 称 「 前 望 舒 使 先 驱 兮 , 後 飞 廉 使 奔 属 」 。 晋 灼 注 飞 廉 曰 「 鹿 身 , 头 如 雀 , 有 角 而 蛇 尾 豹 文 」 。 高 诱 注 蜚 廉 曰 「 兽 名 , 长 毛 有 翼 」 。 此 当 以 动 物 为 风 神 。 唐 宋 以 後 , 风 伯 曾 作 「 风 姨 」 、 「 封 姨 」 和 「 风 后 」 , 即 曾 作 女 神 。 但 以 箕 星 作 风 伯 之 说 , 一 直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


职 能 : 风 伯 之 职 , 就 是 「 掌 八 风 消 息 , 通 五 运 之 气 候 」 。 风 是 气 候 的 主 要 因 素 , 事 关 济 时 育 物 。 《 风 俗 通 义 》 的 《 祀 典 》 称 , 风 伯 「 鼓 之 以 雷 霆 , 润 之 以 风 雨 , 养 成 万 物 , 有 功 於 人 。 王 者 祀 以 报 功 也 」 。


奉 祀 : 对 风 伯 的 奉 祀 , 秦 汉 时 就 已 经 列 入 国 家 祀 典 。 《 唐 会 要 》 称 , 奉 祀 风 伯 , 升 入 中 祀 , 并 且 要 「 诸 郡 各 置 一 坛 」 , 与 王 同 祀 。 道 教 宫 观 中 也 有 设 殿 供 奉 风 伯 雨 师 、 雷 公 电 母 的 , 其 风 伯 塑 像 常 作 一 白 发 老 人 , 左 手 持 轮 , 右 手 执 扇 , 作 扇 轮 子 状 , 称 风 伯 方 天 君 。 风 伯 神 诞 之 日 为 十 月 初 五 日 。 普 通 道 教 徒 在 其 生 存 和 职 业 同 「 风 」 有 密 切 关 系 者 才 单 独 奉 祀 风 伯 , 一 般 道 教 徒 只 是 在 大 型 斋 醮 法 会 时 才 供 奉 风 伯 。


参 考 文 献:
《 周 礼 》、
《 独 断 》、
《 风 俗 通 义 》

执 笔 人 : 陈 耀 庭

来源:http://www.gb.taoism.org.hk/taoist-immortal/pg3-4-7.htm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