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feifei的银英&日语札记 (持续更新中日语达人欢迎指正口下留情)) [打印本页]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3     标题: 【原创】feifei的银英&日语札记 (持续更新中日语达人欢迎指正口下留情))

三个星期以前,shshd终于踏上了学习日文的征途,经过三周的魔鬼式培训,从五十音图开始,学完了<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计划未来三周吃掉下册.........  

在feifei枯燥的学习中,唯一的乐趣就是不断地把所学往银英上联想,比如学同一句话的N种不同说法的区别,feifei的脑子里就不断想,啊,银英中的这个人跟那个人说应该用A型,那个人跟这个人说应该用B型,这个词罗帅用来骂特首的,那句话是艾密尔回答莱因哈特的.......于是feifei的书上写满了各种银英随想的小杂感......  

从今天起,shshd决定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对shshd来说很有趣但对别人来说可能很无聊的学日语中的小收获搬上来, 每次可能只有几句话,权当对自己的一种慰劳.......(如果能找到日文银英原文就好了,听动画对feifei来说毕竟还有一定难度......)  

好,闲话少说,今天是第一段  


I 名舰拾遗----冯凯尔  (2006/3/14)  

中文网中关于银英旗舰已经相当详尽了,但起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人提供舒坦梅兹提督的旗舰冯凯尔(Vonkel)的资料,经过在日文网页中的漫无边际的摸索,feifei终于在一个银英论坛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补上银英中文资料库的这个窟窿......  

冯凯尔,即Vonkel,这个写法很唬人,根据查到的信息是,它实际是由另一个词变体而来的,原本的拼写法是Volker或Forkel,取自Volker von Alzeye(Volker von Alzey),是被赞誉为和<伊利亚特>齐名的德国中世纪英雄叙事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擅长演奏一种和小提琴相似的乐器的无敌骑士之名.  

至于这部设定发生在莱茵河畔的悲剧史诗,它的名字很多人一定不陌生>,有考证认为它是取材于公元四、五实际民族大迁徙时代勃艮第人和匈奴人的战斗史实,与北欧神话传说融合后创作成的,而它也是瓦格纳的名作<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改遍原本。  

窗户纸已经捅破,剩下的留给大家慢慢去发掘吧.  

本文作为全文第一篇,献给伊谢尔伦要塞空间十三舰队的战友冯凯尔少尉Kroll.

[ Last edited by feifei on 2006-5-16 at 05:00 ]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5

II 鲁兹提督的话 (2006/3/15)  

大体上说,银英动画中是存在一些不合原著的改编的,这种情况下一般我都是以原著为准,但也有困惑的时候,那就是某些地方,动画和中文版的说法查不多,相互之间只有微小差异,每到这种时候,我都觉得二者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翻译的不同罢了,因为多数时候动画改编者没有必要在不改动情节的情况下可以去改动原著的台词,而又只做细节改动,所以这种时候,我都倾向于接受动画的台词。但是,我的猜测究竟是否正确,一直都无从核实----多数地方倒也罢了,有几句关键台词,却是我觉得很有必要确认一次的。  

其中,〈乌鲁瓦希事件〉中鲁兹的两句话的翻译,就是网上中文版的翻译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地方之一,今次终于有机会根据日文网站上网友对原著的引用做个确认和澄清了。  

第一句是这里:  

“朕不希望在你死后,才把你擢升为元帅。再怎么迟都没有关系,你一定要赶来。”  

“卑职原本就打算要活着从皇帝的手中接过元帅杖。过去承蒙陛下赐予诸多与陛下共同建国的苦劳,当请陛下无论如何将今后的安乐与荣华分赐臣下。”  

原本的日文中,鲁兹在说“卑职XXXX”之前,还有一句“もとより”(mo-do-yo-li),翻译过来就是,“那是当然”“不用说也是”,但是网上的中文翻译中,却少了这半句。当然,“原本就打算”这“原本”二字中已经囊括进了“不用说也是”的含义,但我个人认为鲁兹(实际上当然是田中)没有把几个字放在句子中间,而是提前到句首,本是一种强调,它单独提在句首和在句中带过的阅读感受大不相同,放在句首时,鲁兹的口气显得倍加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理所当然”之意。  

虽然已经抱定“要让你们看看罗严克拉姆王朝的一级上将是怎么个死法”的决心,鲁兹对莱因哈特近乎奢望的要求却表现出仿佛不带丝毫怀疑的接受,这名“打牌时必须戴上太阳眼镜”以免从眼中泄露天机的男子,此时此刻却展示出完美的演技,是因为他知道假如自己流露出半分迟疑的话,或许就很难说服主君先走了,其良苦用心和大将风范都在这句“那是当然”中尽显无遗。中文版本虽然也翻出了这个意思,但却没有充分表达出鲁兹的语气里的“强烈的笃定”,文字上的感受顿时削弱了几分,实在令人遗憾。  
  
第二处,是鲁兹最后的念头,网上中文版本是这么翻译的:  

“皇帝陛下,从您手中接过元帅杖的约定,已经无法实现了。臣下愿在天上接受您的责备。不过那会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  

我对这个“皇帝陛下”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动画里鲁兹心里喊的明明“Mein Kaiser”(吾皇/我的皇帝),而我想不出动画改编者有在这里刻意将“皇帝陛下”改成“Mein Kaiser”的理由。以前有人考证过,Mein Kaiser这个称呼中包含了带有极其深刻情感的忠诚的含义,不是随便乱叫的(杨和尤利安也可以用“皇帝陛下”称呼莱因哈特,但是绝对不可能用“Mein Kaiser“),而鲁兹生前从未当面用这个称呼喊过莱因哈特,所以我认为这没有当面说出来的最后一次究竟是“皇帝陛下”还是“吾皇”对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十分关键,不是可以随便放过去的问题,而我个人,一直倾向于相信动画,因为这样更符合我对鲁兹其人和他牺牲的这段情节的总体理解,在谈到写到这个情节时我也总是以动画为准的,只是一直都无法确认。  

这一次,终于可以亲自确认了,田中的原文写的是,マイン・カイザー,ma-i-n-ka-i-za----“我的皇帝”,这一次,的确是原著中鲁兹提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吾皇”来呼唤主君。  

疑云终于飘散,对鲁兹提督的情感和情操的理解,也终于可以尘埃落定了。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5

III 水色双眸(2006/3/15)  

法伦海特提督眼睛的颜色一直是很多银英迷关心的问题,小说中不止地提到,这是一位有着水色眼眸的提督,但是“水色”究竟是种什么颜色呢?这个概念似乎有些超出我们熟知的汉语描述颜色的既定词汇范围了。  

上周末,第一次听外教的课,讲到颜色,外教给我们补充了一些颜色的说法,其中一个是水兰色,当我听到她的发音是みずいろ(mi-zi-i-ro)时,猛然想到,mi-zi不是水吗?i-ro是颜色,那么这个水兰色难道是。。。。。。  

迫不及待地打断老师,我以令人莫名其妙的兴奋提问,这个“水兰色”,是不是也叫做“水色”?  

答案是----肯定的!中文的水兰色,在日文汉字中的写法就是“水色”,也就是俗称的浅蓝色!  

处于亢奋状态下的我于是又问了黄金色,茶色,砂色,非常克制才没有继续追问冰兰色,海兰色,暖兰色,天兰色,金银妖瞳。。。。。。  

法伦海特提督眼睛的颜色,终于知道了。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6

IV 杨

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杨"这个汉字在日文中读yo的发音,如<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棋魂>中的杨海,<婆娑罗>中的杨羽等等,但是,因为学日文的时候知道了日文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和中文读音相似的是从汉语发言演变过来的,叫音读,和中文发音完全不同读音叫训读),所以在学到"杨"这个汉字的时候,出于和银英拉上关系的自我满足的心理,我就当堂提问,说yo这个发音应该是训读把.

那时我想,既然杨威利的姓和汉语一样读作yang,肯定是音读,那和汉语明显不同的yo不就应该是训读了吗?

然而,被老师否定了.老师断然地说,这是音读.

"可是,这个发音和汉语一点也不象啊!" 我如是强调. ----本来想说银英主角的姓明明读Yang的,没好意思.

"那是因为,汉字的发音经过不同时代演变,有吴音,唐音等等好几种."

"......"  

没话说了,第一节课就学过的,随着时代的演变,中国的官方语言也在改变,所以日文汉字的音读发音中也包含了各个时代汉语官方语言的发音,yang在清朝以后虽然是官话的发音,以前却未必一直是.我因为太过急躁地想"发现"点什么,竟连这个早就学过的日语常识也忘了.

但我还是不死心,下课之后,还是想找日文中的"杨"的两种发音的区别.于是乎开始跑到各省市的地方论坛,打听不同方音中"杨"字的读音,想确定yo这个发音究竟是哪个时代的语言,又是在哪个时代演变成"yang"的.甚至有不明就理的网友也帮我打听......

折腾了两三天没有结果,最终,我在某天看某个日文网站上"杨威利"这个名字的时候,突然脑子一转,想到一个问题.

"杨威利"这个名字不是使用平假名注音,而是使用片假名注音,而日语中片假名通常是用来为外来语注音的,换句话说,银英中的"杨"其实是外来语.......

这么一想之下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死钻一个毫无意义的牛角尖:银英虽然是日文作品,但故事中杨并没有被设定为日本人,至少他的名字并不是用日语来写的,所以在银英中他的姓根本就不是日文汉字,当然不可能发日文汉字的音......我想从日文汉字的读音中去找从一开始就是毫无意义的方向性错误啊!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居然费了这么多波折才想明白,看来自己是有点走火入魔了......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6

V 鞠躬  

记得瓦列在接受莱因哈特给予的征讨地球教任务时,曾对后者鞠了一个人90度的躬,对此我的理解是,瓦列领会了莱因哈特排除黑色枪骑兵的请愿而把任务交给他是为了给他一个立功机会,使他能够籍以洗刷“诸神的黄昏”中败于杨威利之耻辱的用意,所以以如此郑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感谢。  

当时有这种想法,纯粹是从“九十度”这个角度的不常见推想而来的,因为以前的确没见过有人采用这种叙事方式的,直到最近学日语时,学到“鞠躬”一词,才知道原来日本人有把鞠躬分为30度,60度,90度等几种,每种角度都与一定场合及鞠躬者的心态相对应----果然这个角度本身就包含了特别含义的啊!

[ Last edited by feifei on 2006-5-16 at 05:04 ]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7

VI 白鸟  

原来日文汉字的“白鸟”,其实指的就是天鹅,这让我一下想了伯伦希尔----对这艘被多次形容为“巨大白鸟”的战舰,原著不是很早就有“正如同率领着大群的惊、鹰、隼等鸟群的天鹅”的描写了吗?  

虽然这个比喻本是对伯伦希尔的描述,但它也同样被用来象征莱因哈特----“米达麦亚此时不禁感到这样的评语似乎是正确的。那只原本已经对宇宙中唯一的巨大白鸟宣誓忠诚的大鹫,到头来,还是乘着暴风企图要飞离白鸟的身旁是吧。。。。。。”,这里的“白鸟”,显然就不是指战舰,而是指人。银英的日语原文中,使用的正是汉字“白鸟”,也就是汉语中的“天鹅”。  

拥有美丽的外表和飞翔的力量,即使双脚在水里拼命划动,甚至疲惫不堪伤痕累累,表面上却依旧能装出若无其事的优雅矜持。。。。。。记得红衣主教在《莱因哈特与动物》一文中曾经用鸿鹄,大象,列豹,狐狸等动物比拟过莱因哈特身上的种种特质,觉得“天鹅”似乎也可以列为其一。  

写完这段文字,拿给网友幽浮二号看,她说,  

“天鹅之高傲优雅,果然适合那个人.写成"白鸟"二字就米感觉了.如果下次银英的出版,能翻译成天鹅就好了,对中国人来说,更多视觉和想象的美感。那年去新疆,高原中的赛里木湖被称为蓝宝石的,美极.但手指一碰就冷得发麻.这样的环境里,看到六只天鹅优雅飞来停息,好无畏寒之感,反而舒展美丽得不得了.说老实话,很佩服。”  

这些话也顺便添上吧。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4:58

VIII 梦的尽头  

网上流传的银英中文翻译中漏掉了原著中的好几段,而正是这几段遗漏导致了阅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大致上说,这几段在动画里基本上都有,但有少许出入,以下且由我简单道来:  

(1)军务尚书的遗言  

曾经见过有人说,动画给尚书的遗言加上了一句“别忘了喂狗”,使他显得人性化了许多,现在看来这其实是一场翻译造成的误会。事实上,田中芳树的原文中,尚书在遗言里确实有这么一句交代,“好好地给狗喂鸡肉”(不仅是说了要喂狗而且强调了要喂什么),并不是动画改编者对尚书的爱犬多有关照,这原本就是尚书本人临终前表现出的惦念!  

顺便说一句,关于达尔马辛犬的食物是什么,一般流传的版本是“煮熟的鸟肉”,实际上,原文中作者用的日文汉字“鸟肉”应该是汉语中“鸡肉”的意思,这是一个和“白鸟”相似的由日文汉字引起的歧义吧!(现在已经完全确定了银英中用来形容伯伦希尔的“白鸟”就是汉语里的天鹅)因此达尔马辛犬的食物应该是“煮熟的鸡肉”才对。  

(2)莱因哈特去世的时间  

“ 七月二十五日。到达费沙后一个礼拜。  

谈话室中剩下七个人。  

。。。。。。  

新帝国历零零三年,宇宙历八零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二十三时二十九分。  

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二十五岁,他的治世只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 ”  

关于七位将帅们被请进谈话室的时间明明是七月二十五日,为什么莱因哈特去世的时间却是七月二十六日这点,一直以来也有不少人提出过疑问,原来这又是翻译惹的祸。现在我把原著中漏掉的时间表大致罗列一下:  

七月二十五日,回到费沙一周后,莱因哈特的病情急剧恶化。体温无法降到四十度以下,间歇性地失去意识,严重脱水,希尔德和安妮罗杰轮流交替照顾病人和婴儿(亚历克)。  

七月二十六日,莱因哈特情况更加恶化  

11:50 呼吸一度停止,20秒后恢复呼吸,13:00恢复意识。  

16:20 之前在处理军务的两位元帅和六名一级上将奉诏来到谈话室  

16:25 军务尚书借口有事离开  

接下来就是前面引用的“谈话室中剩下七个人”了----这句话原本是承接军务尚书的离开而写的。后面的“十九时五十分,一度回军务省的奥贝斯坦元帅又在临时皇宫中现身”也同样是上承这句话。  

(3)民众的反应  

以前看到的小说里,从《黯淡黄金狮子旗》到《梦的尽头》,完全没有涉及一般民众和军队对莱因哈特的病情的反应,甚至连他们到底知不知道皇帝的这种状况都无从得知,个人认为这方面的空白是严重的缺失。而事实上,虽然和我认为应有的描写程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田中原著中毕竟还是提了一句费沙市民的反应的。这就是动画中有但在中文翻译中被漏掉的一节----七月二十六日这天,由于来自北方的低气压团和由南部北上的低气压团的碰撞,导致帝都中心弥漫潮湿而刮着冷风,白天里又厚又低的云将人们的视野变成一片灰暗,给人一种“薄夜”的印象。到了午后,云层开始下雨,费沙的民众议论着“这么奇怪的天气,该不会是皇帝要把太阳光也带到那个世界去吧”之类的话。  


我在前面说过,动画和原著有少许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指出的是动画中多说了一句莱因哈特在二十五日前只是微恙,而我认为这句多加上去的话和原著上下文不符----早在海尼森大火时,莱因哈特就已经连下地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毕典菲尔特的部下才能肆无忌惮地把他“抬”出火场,那种状况怎么都不能说是“微恙”了,更重要的理由则是,七月二十六日,连费沙一般民众都知道皇帝的病情很不乐观了,如果说二十五日之前虽然确诊为绝症但并请本身还只是“微恙”的话,二十五日的病情突变到了二十六日就成了街头巷尾的议论,速度快的也未免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认为,莱因哈特病情在二十五日之前就已经很重了,只是二十五日才恶化到了病危的地步而已。
作者: kangaroo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5:4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feifei at 2006-5-16 04:55:
III 水色双眸(2006/3/15)  

法伦海特提督眼睛的颜色一直是很多银英迷关心的问题,小说中不止地提到,这是一位有着水色眼眸的提督,但是“水色”究竟是种什么颜色呢?这个概念似乎有些超出我们熟知的汉语描述 ...

英文译作light blue
但实际上并不是浅蓝色,而更接近绿色
RGB在4DFFA8到33FFAD附近
作者: kangaroo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05:4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feifei at 2006-5-16 04:56:
IV 杨

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杨"这个汉字在日文中读yo的发音,如<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棋魂>中的杨海,<婆娑罗>中的杨羽等等,但是,因为学日文的时候知道了日文汉字的读音有"音读&q ...

红魔一直坚持说杨文理就是这样,其实确实杨文理这个翻译更好~~
作者: 海恩·紫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6日 23:06

我看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设定没有中文所以直接拿拼音来拼的吧…………也就是说,已经承认汉语拼音是标准的中文注音字母体系……
作者: 花样年华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17日 02:19

冯凯尔在星海好像有介绍的啊,只是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作者: Verma_Baikal    时间: 星海历06年5月20日 02:08

翻译这东西跟翻译的中文水平有很大关系,从以前开始我翻日文就不伦不类的~经常性直接调用日语词汇|||||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7年3月30日 07:37

IX 关于招摇个人的名声

过去看银英第三卷时,一直有一个疑惑,即下面这一段:

“很快这个回廊可以改名了!就改叫秃鹰之城回廊吧!或者,取名为坎普——缪拉回廊,也是不错哩!”

缪拉双眉微微扬了扬,眼中露出惊异的神色,印象中的坎普即使在开玩笑时,也不轻言大话,他一向是一位懂得分寸、值得尊敬的武将。但是,现在年轻的副司令官眼中所看到的坎普,不但精神昂扬,而且一反常态,轻浮且欠缺自制。即使换作是故友齐格飞吉尔菲艾斯,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元帅也绝不容许部下如此招摇个人的名声……”

所惑在于,第二卷中明明写过:

“事实上,莱因哈特能够以全力奋战布朗胥百克公爵所率领的贵族联合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要归功于吉尔菲艾斯致力经管周边,并使其安定下来。此事有目共睹,莱因哈特--更--不--遗--余--力--到--处--宣--传。莱因哈特知道吉尔菲艾斯所树立的巨大功绩,所做的一切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

这两段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吗?虽然也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得通,但总觉得不能令人心信服。

近日在书店看到简体正版的第三卷,想起这个疑惑,就拿起来翻了一下,结果发现简体版的翻译是:

“除了已故的齐格弗里德·吉尔菲艾斯之外,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元帅是不容许部下如此招摇个人名声的......”

感觉这个翻译更合情理一些。于是设法查了这一段的日文原文:

故人となった齐格飞吉尔菲艾斯ならともかく......(名字就直接打中文了)

这句话直接翻译应该是“不管已经成为了故人的齐格飞·吉尔菲艾斯怎样”,按照原译的语言风格,翻译成“姑且不论已故的齐格飞·吉尔菲艾斯”比较合适吧?

在这里,简体版的翻译是比较合理的,不过仔细品位还是有问题。因为“除了XXX之外”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XXX是例外”之意,而“姑且不论XXX"就字面来说是一种不确定的说法,并非断言“是”或“不是”,而是将其搁置不论之意。

从这段描写的具体背景看,缪拉是亚姆立扎会战之后才加入莱因哈特麾下的,之后不久他就跟随莱因哈特出征利普修特达战役,而吉尔菲艾斯则单独率兵平定边境,因此他虽然也了解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的交情特殊,也目睹了吉尔菲艾斯死后莱因哈特的失常,但截止此时他对两个人的关系----特别是对莱因哈特那一方面的了解毕竟还不深,何况一方面是莱因哈特对吉尔菲艾斯的功绩大肆宣扬,一方面却又发生了配枪权那样的事,因此别说是他,任何人恐怕都很难断言,如果吉尔菲艾斯活到此时,莱因哈特是不是还会一如既往、毫不在乎其个人名声的宣扬?

当然这时缪拉是没有心思去追究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的答案的,"反正不管吉尔菲艾斯怎么样,其他人肯定不行",窃以为这是他当时的想法。

总之,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怎样翻译实际体现了这一时期其他提督对莱因哈特和吉尔菲艾斯的关系以及对莱因哈特本人持怎样的看法的看法,而且也涉及到缪拉的人物形象——简体版的翻译给人一种缪拉断然把吉尔菲艾斯排除在“顾忌对象”以外之感,未免头脑简单而又过于武断了。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7年3月30日 07:39

X 尤里安的本质

“或许尤里安的本质不是一个战略家,而更接近战术家。从这个层面来看,也许他不是“小杨威利”,而是“小莱因哈特”。”——《深红星路》

这句话曾经让我困惑过好久,因为我总觉得,尤里安虽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无法更积极地主导战略形势的变化,但作为杨的继任者,在杨威利之死、罗严塔尔叛变、旧同盟市民的质疑、奥贝斯坦大割草、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以及皇帝病危等一系列政治、军事方面的状况下,将有限的战术条件加以整合,促成局势向杨威利生前勾画过但未及实现的那个前景演化的一系列战略层面上的判断和决策,似乎比他作为杨的参谋时偶然的闪光及作为司令官指挥击败瓦列舰队的战绩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以希瓦星域会战而言,尤里安虽然利用帝国军中枢指挥失调的状况和米达麦亚的心慌意乱闯进了伯伦希尔,但如果尤里安的战略判断本身有误的话,贪图这点战术便宜的结果只能是使进入伯伦希尔的诸人白白遭到全灭,剩下损失了将近半数的战力、又失去了尤里安、梅尔卡兹、先寇布、波布兰等人的伊谢尔伦去面对帝国军大军,前途如何不问可知,因此希瓦星域会战的结果与其说体现了尤里安在战术上的出色毋宁说是体现了其战略上的正确。

另一方面,尽管莱因哈特和杨威利都同时兼具战略家和战术家的身份,但比较而言,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性格角度看,都是莱因哈特作为一个战略家优先于战术家,杨威利作为一个战术家优先于战略家,况且原著明明有过“莱因哈特皇帝虽然已经达到了人类身为一个战略家的极限”的概括,他怎么会在本质上更接近战术家而非战略家呢?

在这种怀疑、困惑之下,我找到了这句话的日文原文:

尤里安はより战略家であった战术家かもしれず (人名我就不打假名了)

由于这种句型本身不太常见,我和网友parcivale讨论过之后又请教了其他一些人的意见,有朋友还直接征询了日本人从语法上的解释,以下是其解释的大意:

“首先,文章最后是かもしれない(かもしれず),那也就是说,这是第三者对某人的评价。”

然后,根据日语的——结论放在最后的语法形态,可以得出这个人的职业是“战术家”。 这里,有问题的地方就是那个より了。其实这个より虽然位置不同,但是和“イチゴよりブドウが好きだ”的用法相同,是将两件事物作一个比较。

刚才的文章里出现了战略家和战术家两个名词。通常情况下接在より后面的词,就是说话者想强调的对象。所以他的意思是“比起战术家,更战略家”总结起来就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某人作为战术家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我”认为,他作为战略家更加让人值得期待。”

据此,这句话实际上可以调整为

尤里安は战术家より战略家であったかもしれず

原文和原译的差别在于

1 原文中尤里安和莱因哈特更接近于战略家,原译中更接近战术家。

2 原文中肯定了尤里安实际上是一个战术家,原译用了“不是,而更接近”的含混的表达,使人有点不太清楚这里所谓的“本质”是相对于什么说的,而且“不是”的表达也容易使人产生“否定”的印象,而原文中并没有“是此非彼”的意思。

3 原译由于用了两个“不是……而……”,容易使人认为作者是直接将两个“不是”和两个“而”之后的内容做类比,而原文将其进行类比的“这一点”,实际上是“身为更接近于战略家的战术家”的这种相对状况。

综上所述,这句话的翻译改成

“比起战术家来,或许尤里安在本质上更接近于一个战略家,从这个层面来看,也许他不是“小杨威利”,而是“小莱因哈特”。”

似乎更符合原意。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7年3月30日 07:40

XI 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

电子版银英《美人嗜血》一章中,当尤里安在莱因哈特面前不支昏倒之后,莱因哈特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过,他能拖着命到朕的面前来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呀,缪拉。”  

莱因哈特这句话本身没什么费解之处,令人困惑的是,此时莱因哈特面前有两名将帅,他对尤里安的表现加以评价,似乎不应该是针对其中某

个人说的,即使是,也应该是和地位较高的米达麦亚说比较合理,将米达麦亚晾在一边和缪拉谈,总觉得不合情理。

查到这句话的原文:

“それにしても予の前にたどりついて気绝したのは、これでふたりめだな,缪拉!”(人名直接翻过来了)

这句话的大意是:“话说回来,支撑着到朕面前之后昏倒的人,这是第二个了啊,缪拉!”

这样一看,莱因哈特的话是对缪拉说的理由,就非常清楚了。

因为,三年之前,拖着浑身是伤的身体来到莱因哈特面前,为战败承担下全部责任之后昏倒在地的那“第一个人”,正是缪拉。

说来这是极重要的一笔,莱因哈特在吉尔菲艾斯死后,在别人面前不无感慨地提起“我们的曾经”,此前只有两次,一次是审问罗严塔尔的时

候,一次是罗严塔尔死后对米达麦亚下那道“不可以死”的“命令”时,这一次,他以极其含蓄婉转的方式在缪拉面前做的这番表述,是第三次,话里说的虽然尤里安,但话外的感慨更多是向着缪拉的,所以这句话是特意对缪拉说的,不是对两个人,也不是对米达麦亚。

三年前,莱因哈特最初决定赦免缪拉,与其说是因为宽大,毋宁说是因为聪明,因为“像缪拉这样的人才真的是不可多得,要他为了无益的战争而死是愚蠢的行为”,然而,当缪拉头裹着带血的绷带跪在他面前,坦然、毫无畏缩地承担起所有责任的时候,莱因哈特的心理却出现了变化。

在他发话之前,曾“用他那冷峻的眼神凝视着这位战败的提督好一阵子”,那时候,他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这个答案,直到此刻方才揭晓。

能让莱因哈特产生这样的联想,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在他心中是将尤里安冲上伯伦希尔、支撑着走到他面前的勇气与缪拉当年直面失败和责任时表现出来的勇气相提并论的——这种勇气也是当时的莱因哈特自己所不具备(见巴米利恩会战时的拒绝撤退)。如果说,莱因哈特对于使之产生美感的行为即使是敌人不吝给予与相应的敬意和尊重,甚至因对尤里安勇气的认同而同意“站在对等的立场接受他的要求”,那么,可想而知让他产生联想、用以相提并论的缪拉的勇敢,曾经给予他多么深刻的印象,又怎样赢得了他的敬重!或许从那一刻起,缪拉在莱因哈特心目中已不再只是“不可能多得的人材”,同时也是一位相惜相敬的对象了。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7年3月30日 07:40

XII 关爱

“舒坦梅兹、雷内肯普两舰队被杨威利以时间差各个击破,这件事对莱因哈特的自尊心无疑是重重的一击。他所关爱的,而且也颇受好评的两个提督竟然被人摆了一道。他感情上的激动比运输船队遭破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风云篇 连战》

这段话里的“关爱”二字给人感觉极其突兀,盖这个词的私人情感色彩十分鲜明,而这一时期的莱因哈特,虽说已从吉尔菲艾斯死后的人格崩溃边缘退回一段距离,自我情感的封闭却还是比较严重的,再说舒坦梅兹、雷内肯普和莱因哈特的关系在一众高级幕僚里又属于比较一般甚至相对疏远的,实在不知道这“关爱”二字从何说起?
  
核对原文后,发现果然是翻译的错误,原文在这里写的是“他所提拔的、而且也颇受好评的两个提督竟然被人摆了一道”,这样就完全合理了。
作者: 真田佑幸    时间: 星海历07年3月31日 01:16

说来译文这种东西如果不是译者本身有着超越原作者数倍以上的才华的话,译文总是无法再现原作的精髓。况且,纵使译者有能超越原作者的造诣,原本语言以及社会文化独特的烙印也多半都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这种失真令我实在难以忍受。所以,书,还是要看原版的。

  拉丁文目指!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5日 14:10

XIII “士兵”和“战士”

“曾经奋勇作战,可惜被困在敌营里的忠实战士们:我向诸君保证,全面废止将战俘视为罪人的恶劣传统并予以谴责,待诸君归国之后,全体士兵都将给予薪金及休假,大家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回到军队,并将全体晋升一级。我军战士,诸位英雄,卿等无需感到任何羞耻,挺胸抬头的归国吧!真正应该觉得羞耻的是那些驱使卿等赴前线,迫使诸位陷于非降服不可的旧军部指导者们。我,罗严克拉姆元帅,除了感谢各位,也必须要向各位说一声抱歉。最后,我还要向基于人道理由同意释俘的自由行星同盟军表达衷心感谢。银河帝国军宇宙舰队总司令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元帅。”

这一段出自《尤里安的伊谢尔伦日记》的被杨评价为“完美”的演说词是莱因哈特“借着诉说自己的真心达到最大政治效果”(By 杨威利)作风的经典体现,中文版的翻译在措辞、语气方面也非常有庄重感,个人非常欣赏,但其中有一个词的翻译却值得商榷,这就是译文中两次出现的“战士”一词,经确认原文为“兵士”而非“戦士”,因此翻译为“战士”并不贴切,应译为“士兵”。

或许有人觉得我这是在吹毛求疵,的确,这其实算不上什么错误,一般情况下这样译也完全行得通,我之所以特意查证、指出这一点,是因为田中芳树这位作者的特殊性——在他的认识中,在公开场合下,政治家口中的“士兵”与“战士”的意义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其另一部重要作品《创龙传》中,他曾有过这样描写:


““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喜欢像士兵或军队这类名称,所以我们要投其所好。”

“你倒说说看。”

“‘战士’比较好。”

“说了老半天,意思还是一样嘛。”

首相不屑地说道,而外务大臣瞋大眼珠反驳。

“这您就错了,则请您看看最近的电视卡通吧,到处充斥着一群爱与和平的战士、正义与希望的战士,而且还相当受小孩子喜爱呢。”

“哦,那你说为什么‘士兵’不行,‘战士’就可以呢?”

“士兵这个名称根本引发不了优越感,但战士就不一样啦。”

外务大臣双手扭着粉红色的领带,郑重其事地大声说道。

“‘你们正是万中选一的战士!’年轻共绝对抵挡不了这种宣传词的诱惑;他们不需要自己选择,而是由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势人物选择了他们,透过这样的方式会提高他们的优越感。”……”


因为作者的以上认识,所以在他笔下莱因哈特在这样一种全宇宙瞩目的公开场合下告全体归国俘虏的演说词中,用的是“士兵”亦或“战士”,对于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至关重要,而我认为作者所塑造的莱因哈特是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场合下用“战士”去代替“士兵”的——如果他是会那样做的人的话,绝对无法赢得杨威利的敬意,只会令其轻视和鄙夷而已。所以,将“士兵”翻译成“战士”虽只一字之差,对人物形象而言却可能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效果,当以澄清、纠正。

PS:对本段翻译的个人意见

原文中的“兵士”(日文)一词,究竟应当翻译成“士兵”亦或“将士”?我倾向于前者。理由之一是银英中另有“将兵”(日文)一词,但在这里用的不是“将兵”而是“兵士”(日文),而且“士兵”一词在汉语中是可以泛指一切军人的(如“子弟兵”一词中“兵”就是包括“官兵”的),个人感觉,当用做对说话对象的称呼时,用“士兵”来称呼在姿态上比“将士”要低,鉴于莱因哈特在这里要表达的是“感谢和歉意”,姿态放低一些符合这一语境。

另一个理由是,如果莱因哈特在这里用的是“わか军の兵士”(直译是“我军的士兵”),按照汉语习惯翻译成“我军将士”亦无不可,问题是莱因哈特在这里说的是“わか兵士”,这明明不是“我军”,而是“我的”!

莱因哈特在措辞中把较为正式化的“我军”改成了不那么正式的“我的”,窃以为和他使用“兵士”(士兵)而非“将兵”(将士)一词一样,都是放低了姿态,拉近了自己和听话对象之间的距离。如果照本宣科地翻译成“我军将士”,就抹煞了这种微妙却又不容忽略的差异,所以,个人倾向于把“兵士”翻译成“士兵”,而把“わか兵士”翻译成“我的士兵们”。

以下是本人倾向的译法:

“曾经奋勇作战,可惜被困在敌营里的忠实的士兵们:我向诸君保证,全面废止将战俘视为罪人的恶劣传统并予以谴责,待诸君归国之后,全体士兵都将给予薪金及休假,大家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回到军队,并将全体晋升一级。我的士兵们,诸位英雄!卿等无需感到任何羞耻,挺胸抬头的归国吧!真正应该觉得羞耻的是那些驱使卿等赴前线,迫使诸位陷于非降服不可的旧军部指导者们。我,罗严克拉姆元帅,除了感谢各位,也必须要向各位说一声抱歉。最后,我还要向基于人道理由同意释俘的自由行星同盟军表达衷心感谢。银河帝国军宇宙舰队总司令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元帅。”
作者: kangaroo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5日 23:04



QUOTE:
原帖由 feifei 于 星海历07年03 07:37 发表
IX 关于招摇个人的名声

过去看银英第三卷时,一直有一个疑惑,即下面这一段:

“很快这个回廊可以改名了!就改叫秃鹰之城回廊吧!或者,取名为坎普——缪拉回廊,也是不错哩!”

缪拉双眉微微扬了扬 ...

其实我觉得并没有矛盾
前者是麾下武将自行夸耀名声,潜台词实际上是未经莱因哈特许可的行为
而后者则是莱因哈特本人亲自授意的行动,这两者从莱因哈特的角度来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 kangaroo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5日 23:06



QUOTE:
原帖由 feifei 于 星海08年10月25日 14:10 发表
XIII “士兵”和“战士”

“曾经奋勇作战,可惜被困在敌营里的忠实战士们:我向诸君保证,全面废止将战俘视为罪人的恶劣传统并予以谴责,待诸君归国之后,全体士兵都将给予薪金及休假,大家可以自愿决定是否 ...

呃……其实作者的想法是会变的……每个作品细节的关注点也不同……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5日 23:30

其实我觉得并没有矛盾
前者是麾下武将自行夸耀名声,潜台词实际上是未经莱因哈特许可的行为
而后者则是莱因哈特本人亲自授意的行动,这两者从莱因哈特的角度来说,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
如果做此理解,矛盾倒是没有了,但缪拉拿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做类比却又说不通了:吉尔菲艾斯本来就从不夸耀自己的名声,”除了已故的齐格弗里德·吉尔菲艾斯之外“又从何说起呢?



呃……其实作者的想法是会变的……每个作品细节的关注点也不同……
---------------------------
原则上完全同意,不过田中对自己和家人都远离战场却舌如巧簧地因大义之名煽动他人上战场的政治家的强烈反感是一贯的,而原文中用的也的确是”兵士“而非'战士”

[ 本帖最后由 feifei 于 星海08年10月25日 23:38 编辑 ]
作者: kangaroo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5日 23:38



QUOTE:
原帖由 feifei 于 星海08年10月25日 23:30 发表

如果做此理解,矛盾倒是没有了,但缪拉拿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做类比却又说不通了:吉尔菲艾斯本来就从不夸耀自己的名声,”除了已故的齐格弗里德·吉尔菲艾斯之外“又从何说起呢?

问题是原文并没有“除了……以外”的意思

故人となった......ならともかく
正如你所说,这个句子是姑且不论什么什么的意思,但是翻译成除了什么什么以外是不对的,这里面的区别我想你应该明白
我觉得这里是把吉尔菲艾斯作为特例加以特殊考虑的意思,并没有加上更多的主观判断

QUOTE:
呃……其实作者的想法是会变的……每个作品细节的关注点也不同……
---------------------------
原则上同意,不过田中对自己和家人都远离战场却舌如巧簧地因大义之名煽动他人上战场的政治家的强烈反感是一贯的,而原文中用的也的确是”兵士“而非'战士”

嗯,我不是说你改得不对,只是觉得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大而已 :)

[ 本帖最后由 kangaroo 于 星海08年10月25日 23:44 编辑 ]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8年10月26日 08:05

问题是原文并没有“除了……以外”的意思

故人となった......ならともかく
正如你所说,这个句子是姑且不论什么什么的意思,但是翻译成除了什么什么以外是不对的,这里面的区别我想你应该明白
我觉得这里是把吉尔菲艾斯作为特例加以特殊考虑的意思,并没有加上更多的主观判断
-------------------------
呵呵,可能我没把话说清楚? 我并不是说作者自相矛盾,只是说原译中“除了XXX”的译法会让人觉得矛盾或费解,译成“姑且不论“自然就没问题了。
作者: lanzhu9999    时间: 星海历15年3月15日 00:30     标题: 回复 #15 feifei 的帖子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