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埃及法老文明诞生的地理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6年2月13日 01:43     标题: 埃及法老文明诞生的地理原因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希罗多德

在开始前,有些问题似乎需要有所说明:(一)不敢妄称“文明起源的原因”,因为我只是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如果说到“原因”,其范围已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了;(二)标题是“地理原因”,与亚利斯多德、孟德斯鸠或黑格尔又或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所不同,在这里,自然环境只是文明诞生的原因之一,也许并非决定性因素,甚或也不一定就是积极因素;(三)因为深受汤因比《历史研究》的影响,也非常认同先生所持的文明起源的三大原则,所以,在论述时的理论基础基本就是“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四)最后,本文只涉及到地理方面的原因,虽然很显然一个文明的诞生、发展与消亡原因非常复杂,此处将尽量把自己的论据局限在“气候、地貌、水文、资源与交通”这几个方面。

现在,转人正题吧。

关于古埃及法老文明(或称为金字塔文明)存在的年代,目前我看到几种说法。出现年代有公元前4000年间与3000年两种,灭亡年代则有公元5世纪、公元7世纪,还有以公元前332年以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做为“法老埃及统治时代的结束”的。但是,这一历史划定问题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因为我认为,对于以变化极其缓慢、时间跨度较大为特点的地理环境因素而言,这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
埃及地区的气候条件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更新世的冰河时代,埃及范围的气候是相当湿润的,在非洲北部、阿拉伯一带可以看见树林遍野的地带与广大的草原。但大约一万年前,冰河期结束,亚非地带开始干燥化,沙漠逐渐扩大,最后形成目前的基本状态。
汤因比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原有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的人(此时他们应该属于所谓原始社会中人)有三种可能的选择:一追随原来习惯的气候环境向北或向南迁移,二留居原地,依然依靠所能猎获的耐旱生物勉强生活,三是留下来驯化动物和发展农业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很明显,古埃及人选择的是第三条道路。“这一种……反映乃是……创造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苏美尔文明的富有生命力的行为。”人类从农业中获得的比祖先们从雨林或草原上狩猎所获的更多,发展农业所必须的灌溉也需要更大范围人力物力合作的参与,农业生产所要求的工具和技术也比采集或狩猎更为复杂。征服土地让其为人类服务,这是一个技术性革命,更是一个社会性革命。
可为什么埃及人会选择第三条道路?我认为,尼罗河的存在是一个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尼罗河就不可能有金字塔文明。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6年2月13日 01:44

尼罗河(全长6650公里)——“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它生存。”


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热带雨林地区的白尼罗河与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汇集而成,干流由南而北,其中流经埃及南北全境约1350公里,最后注入地中海东部。一般认为,埃及文明最初出现于第一瀑布以下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而且,近年的研究表明,上埃及是埃及文明最早的诞生地。

诞生了古文明的大河一般都博得“母亲”之称,可这些母亲的脾气可大不相同。比如黄河,据说从我们的老祖宗遇上她开始就是一年四季都无法通航的,而且其洪水破坏性极大。相比之下,埃及人的尼罗河“母亲”显然脾气要好得多。

白尼罗河流经的雨林区不仅雨量大,而且各月雨量也较均匀,经过苏丹南部的沼泽地区后,水质非常清澈,这使处于下游的尼罗河水量稳定而且含沙量少,所以非洪水季节的尼罗河水是青蓝色的,和我们的黄河真是天壤之别啊。而青尼罗河发源的埃塞俄比亚高地的气候则有旱季与雨季之分,雨季从6月到10月,埃及的尼罗河水有80%就来自雨季集中的大量降水。埃塞俄比亚高原是稀树草原地区,雨季降水使大量腐殖质进入河流,就是这些物质成为尼罗河带给埃及的“赠礼”。

尼罗河的洪水是缓慢上涨的:一般来说,7月开始水位上升,8月出现洪水,8月中旬到9月末河水淹没河谷大部分底部。因为埃及全境地势比较低平,使得随洪水而来的有机物与无机物可以在此放慢脚步而沉积下来,变成埃及农民们免费的“绿色化肥”。这一点与黄河或长江完全不同,她们的洪水席卷一切,然后“奔流到海不回头”。

10月末洪水开始退去,11月埃及人开始播种,次年5月可以收割。然后,周而复始,既无洪水之灾,又有充足的水源供农田灌溉之用。这一切,配合上适时的温度,使埃及地区的小麦高产。

毫无疑问,尼罗河的确是上天给埃及的最大恩惠。正是这条河的特性,使埃及人开发利用尼罗河下游要相对容易一些,或者说,“提高了埃及人的生产力”。只有当粮食不仅满足了生产者的生存需要而且还有相当的剩余时,阶级分化、出现文字、形成城市定居点、出现国家、在法律与宗教上发生根本变革等等,这些文明的特征才有可能出现。

但是,文明的萌芽出现之后,需要得到小心的呵护才能快速而茁壮地成长。埃及就是一个安全的摇篮。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6年2月13日 01:47

还有一些没有整理好。应该可以在两天内陆续发完。

可能不太符合洁霓的要求,可我也是很认真来对待的哦。:11: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6年2月16日 17:09

找本地图,你会看到,埃及东、西、南三面都有沙漠,北边尼罗河的入海口处则是大片的沼泽,在交通工具和手段落后的古代(远古?),无疑是形成了良好的对外防守环境。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埃及在婴儿时代很少受到“蛮族”的侵袭。

      我无法就此得出结论说:这就是为什么在埃及法老文明的黎明时分,上埃及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位于下埃及)就已经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的原因。但始终觉得这毕竟是埃及地区原始社会顺利“进化”成文明社会的一个优势。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可能在程度上阻碍了早期埃及人与外界其他文明的充分交流,结果反而使这里有足够的时间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古代文明。

       绝对或高度封闭的环境也不利于文明的诞生。想想那些直到近现代依然处于原始社会生产状态下的群体,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是一些甚至现代人类都难以到达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文明的发展是停滞的,完全可以看成是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

     使埃及成为最古老的文明诞生地之一的另一个重要地理条件是其独一无二的水陆交通。

     在蒸汽机发明前,人类的陆地交通依赖人类和牲畜的体力,水面交通则更多地借助于风力,最有用的内陆水路是水流平缓、可以通航的河流。第一瀑布以下的尼罗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更为特殊的是,在尼罗河上航行,从上埃及到下埃及(即由南向北)可以不用帆,船可顺流而下;而当逆流而上时又可借埃及盛行的北风扬帆上行,极有利于运输与交通。所以,埃及在得到开发后,所有的居民点和耕地甚至采石场,都分布在尼罗河流域附近区域。这点使埃及的交通手段优于其他文明古国。比如苏美尔人只能利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湍急的水流向下游快速前进,却不可能在这两条河上做逆水的旅行或运输。

     在一定程度上,“埃及国内这种杰出的交通体系为其文明的产生和持久的政治统一提供了可能性。”

     放眼古代世界,“在水上运输时代,能够从一处海域或一条通航河流到另一地之间进行水陆联运的地方,是陆地上文明中心的要冲。埃及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的“水陆联运”放在埃及身上,既包括了尼罗河两岸对尼罗河交通优势的利用,也含有尼罗河流入地中海、尼罗河与红海沿岸、尼罗河三角洲到苏伊士和东部沙漠通向红海的3条通路等条件。此外,埃及位于亚非大草原这一平坦的大陆上,在人类驯化了驴、马和骆驼后,这一大广阔的平原就象海洋一样畅通无阻了——驴最早于公元前3000年驯化于北非,单峰驼大约于公元前3000年被驯化于北非和中东地区。

     

      为了建立并保存金字塔文明,埃及本身也有相当丰富的物质材料,而且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有利于从其他地方购买所需要的物质。
     
      埃及东部的西奈半岛出产铜和绿松石,而铜是公认的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大标志;尼罗河附近有采石场(从采石场到河岸的距离非常近),包括盖伯阿赫马尔的石英岩、哈特努布的雪花石膏矿和南方哈马马特干河的硬黑石;科普托斯则有金矿;苏伊士湾东岸附近的铜矿从海路很容易送到上埃及。当尼罗河三角洲被开发利用后,埃及拥有了众多的港口,埃及人用上了进口的黎巴嫩山的木材和塞浦路斯岛的铜。埃及的木乃伊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所需的泡碱则产于位于开罗以北的瓦迪纳特仑绿洲盐湖中,这些泡碱还可以用于消毒和制作瓷器、玻璃等。


      埃及法老文明延续了近四千年,埃及人征服了第一瀑布下的尼罗河下游水系,将过去的丛林沼泽变成了肥沃的农田和牧场。公元前五世纪,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但,尼罗河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只是为埃及人提供了将尼罗河的冲积盆地改造成人类伊甸园的条件而已。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变“是通过埃及人自己的社会组织、勤奋刻苦、工程技艺和行政管理能力才得以实现的。”
作者: Astral    时间: 星海历06年6月12日 23:22

我认为造金字塔最重要的是材料,即含贝类的粘土。请介绍下吧
作者: 莉吉亚    时间: 星海历06年11月10日 10:2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tral at 星海历06年6月12日 23:22:
我认为造金字塔最重要的是材料,即含贝类的粘土。请介绍下吧

Astral ,你说的是金字塔石块之间的黏合剂吧?我估计是从尼罗河入海口那片三角洲获得的。不过,目前我所拥有的资料并没有这方面的说明。

星海有没有人知道呢?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