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影评系列】残酷的青春 [打印本页]

作者: 方    时间: 星海历05年4月25日 22:28     标题: 【影评系列】残酷的青春

一直在为自己所看过的每一部电影留下点滴属于自己的回忆。叫它影评也好,叫它手记也好,无非是力图把光影轮舞的那一瞬间所体会到的那一星半点记录下来而已。前些日子采访一个电影人的时候,他曾经说起过,对于他来说,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直视大银幕的时刻,对于他而言无异于一次朝圣。对于我来说,虽然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的时刻越来越少,朝圣的心情却是始终不变的。

我是个不信任何宗教的人,但是对于我来说,电影有着宗教一般的意义。在我看书的时候,书是我的长者;在我看动画的时候,动画是我的朋友;在我玩游戏的时候,游戏是我的奴仆;但是,在我看电影的时候,电影是我的上帝。

相对于以下所要谈论的三部影片,这个开头有点离题万里。但是,如果不能明白电影对于我的意义,那么继续看下去,也无非是惘然。

现在,电影开场了。
作者: 方    时间: 星海历05年4月25日 22:30     标题: 向死而生————《死亡诗社》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死亡与青春二字联系在一起,往往给我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屁大点的小孩,动不动就在一切谈论死亡如何如何,真是让我想到著名的台词“连一次都没有死过的人,他说的话可信吗?”

所以,《死亡诗社》虽然是一部青春片,它的主题却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也许在现在的观众看来,《死亡诗社》的故事是让人无法相信的。一群男校里的中学生,怎么可能会痴迷于阅读和朗诵诗歌这种无聊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居然会被校方视为大逆不道而加以打压。恐怕在更多的中学生的眼中,一群男孩半夜冒着被记过的危险偷偷溜出宿舍,居然不是为了去网吧通宵,居然不是为了去调马子,居然不是为了去喝酒打架,只是为了跑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山洞里去朗诵诗歌,实在是脑子有病。

所以,《死亡诗社》的主题也不是诗,而是青春的激情。

对于维尔顿预备学校的学生们来说,朗诵诗歌的真正意义在于,这是他们发泄自己内在激情的唯一通道。当你在课堂是被刻板而枯燥的教科书折磨而又无力反抗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位基廷老师,出现在你的面前。他第一次讲课就命令你们撕掉书本里所有刻板的章节,他让你们站到课桌之上去体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世界的奇妙,他让你们一边射门一边大声咆哮出“我是世界之王”,他真正的让你体会和领悟到任何一个人内心都蕴涵着的巨大力量,在这样的一个老师的带领下,难道你还不能体会到,青春,自由,与激情的力量?

而尼尔的结局,却最恰当的诠释了“死亡”的涵义。当这些年青人激扬的青春,与坚硬冷酷的现实遭遇的时候,他们刚刚建立的,视若珍宝的冲动,就如同火柴棍一般的脆弱。尼尔绝对是基廷老师所能教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他大胆,充满干劲,是他第一个重组死亡诗社,在所有的学生中他隐然是一位领袖,并且勇敢的实现了自己演戏的梦想。但是,即使是这样优秀,这样充满阳光的一位少年,在愤怒的父亲“要么老老实实上学,要么断绝经济援助”的威胁下,最终也只能在一个黑夜里选择以自杀做最后的抗议。我及其欣赏导演最终让尼尔死掉的安排,他没有让尼尔离家出走,然后尼尔的父母焦急不堪最后终于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理解了孩子的决心而最终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干干脆脆的让尼尔吞枪自杀,让基廷因为尼尔的死而被校方解雇。反抗的失败,恰恰让这种青春的反抗,更加显现出这种反抗的力量,以及青春的激情最终必将失败的悲哀。

而片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那就是托德。胆小,懦弱,发奋学习,沉默少语,看着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体内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鸣着。在他无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隐藏着激情的,但他的激情总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有了一次无发抑制的爆发。基丁老师的走,他无能为力,甚至无奈地充当着指责人,在基丁离开教室的瞬间,他站在了课桌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这是基丁教的方式,一种换种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现在,这种方式成为公然嘲笑现实世界可悲束缚的武器,虽然对于这个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导演还是让我们看到在托德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几乎都陆续地站了起来,场面有点煽情,也不是很真实,但这确实给了我们每个人继续前行的希望。 基丁走了,但没有人会怀疑,青春张扬的烙印永远留在了这些刚刚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灵深处。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其中有两个场景意象让我刻骨铭心。一次是表现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的空镜头,从未见过这么多 鸟在一瞬间飞起,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它们扑翅的声响惊起秋野广袤的宁静,即使是短暂的,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自己的声音。
  
还有就是黑夜里穿行于迷雾间的那几个向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灵魂,向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颤栗。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只是觉得,不经意间,心随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泄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

  一片关于诗歌的电影,当然是俯仰皆是的如诗般的妙句警言,如“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遥远的日子里,米兰昆德拉如是说。        

  而在这里,在托德稚嫩的脸颊上写着,在尼尔紫荆冠上刻着,在基丁怅然的微笑里流露着的是这样的诗句: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作者: 方    时间: 星海历05年4月25日 23:16     标题: 回忆总是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我的生活体验中,对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总是听到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一种是来自于我的父母和长辈,他们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在看这部描写他们那个时代的电影的时候,却往往都对整个片子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那个时代绝对不是像影片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另一种,则是来自于同样是长辈的一些影评家以及电影人,在他们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确实并没有反应出那个时代的全貌,但是却丝毫无损于作为国内最好的青春电影以及文革电影的地位。

我个人无条件同意后一种意见。

虽然《阳光灿烂的日子》,描绘的是已经远离于我的一个时代,但是我却能毫无困难的理解到马小军们的感受和做法。对于成人世界而言,那个时代或许是一次巨大的混乱,或许是乌云蔽日群魔乱舞,但是对于仅仅是一个中学生的孩子们来说,那确实是一个没有人管的自由自在的黄金时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父母都不在家,没有人管的日子。我有过很长时间如此的经历,但是我依然并不是自由的:我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各种社会规范都已经非常健全的时代里。但是,即使如此,我依然记得那段日子无拘无束的快乐。而对于马小军们而言,不仅是“父母都不在了”,更重要的是连整个社会的规范都淡薄到无力去约束他们的地步。他们的快乐,恐怕是作为后辈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辈都永远也难以体会到的。

那么,在这样混乱的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一群充满力量的少年人,他们几乎有无穷的时间,几乎没有约束力的束缚,他们会干什么?什么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

当然是暴力与性。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暴力,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暴力。它没有明确的目标,今天还要拿着板砖死拍的敌人,在明天就有可能成为一起在老莫里高举啤酒一起痛饮的同志;它不考虑后果,板砖,自行车链条,菜刀,军刺,自制火枪,什么工具最能体现使用者的“狠”就会使用什么工具;它甚至是没有缘由的,两个年青人在一起打的头破血流死去活来,既不是因为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存在任何信念上的冲突,而很可能仅仅只是个“面子问题”。这就是青春的暴力。别人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我个人还只有十三四岁的时候,我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无论是被打的趴在地上的角色还是高高在上行使伤害权的角色,控制着他们的都是同样的肾上腺素,谁也不比谁更有理。

所以,《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暴力,就不像是《罪恶之城》里的暴力那样赤裸和血腥,它几乎不具备犯罪的意味。从本质上说,它甚至更接近《死亡诗社》里的诗,同样不过是一种发泄的渠道而已。

而性,或者说爱情,则是一种更加神秘的元素。

在那个经典的望远镜的场景中,马小军通过望远镜所看到的米兰的照片,是彩色的。但是当他真的认识了米兰,去翻她的照片的时候,却发现这张彩色的照片是根本不存在的。当性或者说爱情的魔力一旦从少年的幻想中落实到现实之后,那张彩色的照片就不存在了。就像马小军对照片上的米兰如此的痴迷,而后来却对现实中的米兰逐渐厌恶起来一样,距离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幻想中发生的,在老莫里与刘忆苦打架的场景,以及在雨中对米兰大声的说“我爱你”的场景,不仅是极具美感,甚至是完全顺和了观众的意愿,然后再很干脆的告诉你:“这些都是假的,都没有发生过。”在那个时代,对于马小军而言,爱情是只能在梦里发生的事情。而对于不在那个时代,但是也同样“青春”过的我们而言,爱情同样也是只能在梦里发生的事情。

就像文革中的阳光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如此灿烂以至于不真实一样,这个片中唯一的雨中的场景在全片暖洋洋的色调中也显得如此不真实,也许正因为不真实,所以马小军不真实的幻想都在这个场景中成为了现实,在这场雨中场景里,马晓军出人意料地一改往日的小心翼翼,放声大米兰的名字,当米兰问他“你怎么了?”的时候,他在片中毫不犹豫地唯一一次当她的面的说出了那句一直萦绕在他心里的话——“我喜欢你!”,而米兰也如他所愿,和他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整个影片唯一一次令人欣慰的拥抱,然而却那么不真实,因为这场雨是一场在阳光最灿烂日子里显得如此不真实的雨………雨过天晴后米兰依旧在和刘亿苦打情骂俏的现实,证明了他的幻想真的只是一厢情愿,生日宴会上那个和刘亿苦对战的场景也不过是马小军脑海中未遂的壮志!其实从来没有过那么温情的雨,从来没有过那么灿烂的阳光,也从来没有过那么壮怀激烈的青春!
  
顾长卫的摄影技巧在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最大的发挥――马晓军被踢下游泳池,他在水中的无助同时也象征了他的被孤立,这段非常意识流的镜头很好的表现出了那种窒息感,但是镜头中表露出来的些许沉沦与疏离好像又在表达他的一种玩味感,也许是在呼应影片结局志得意满的马晓军开着名车细数儿时伙伴的落魄时的那种成就感吧!
  
最后提一句,马晓军忧伤地在屋顶上漫步时,以及在夕阳的橙色阳光中骑车带着心爱的米兰穿行在林间小道上时,所放的背景音乐是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里的间奏曲,这首来自国外歌剧的古典音乐与中国文革时期的爱情配合的如此协调。而片尾那一段成年后的马小军和伙伴们乘坐卡迪拉克兜风时的场景,却不同于全片的彩色而独独使用了黑白色彩。也许对于导演姜文来说,回忆才是美好而彩色的,而现实则是黑白的吧。



[IMG]http://gb.chinabroadcast.cn/mmsource/images/2004/07/05/ei040705011.jpg[/IMG]
作者: 方    时间: 星海历05年4月26日 00:38     标题: 单车岁月————《十七岁的单车》

我从小运动神经不是很发达,并且居住在一个走路都可以在半小时内穿越的小城市里,所以学会骑车的时间很晚,恰好也是十七岁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单车,也正是片中的那种一字把的变速山地车。所以,《十七岁的单车》对于我的意义,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对于我的一些长辈们的意义一样,不仅仅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自己的生活再现。

单车,对于少年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自由的象征。第一次可以支配一种机械,去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让自己的脚步可以涉足更广大的区域,对于生活中永远存在新奇的少年而言,单车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后来听水木的《单车岁月》的时候,其感触也远远超越了华而不实的《一生有你》。

《十七岁的单车》,给我们展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十七岁少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小贵来自农村,第一次来到城市,他只知道一条道路,那就是好好骑他的车,送他的快递,爱护他的车。而在现实面前,他的梦想一个一个被打破,没好声气的出纳克扣他的工钱,一次莫名其妙的误会让他失去了工作和车,冷酷的经理不肯给他重来的机会。他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去找到“他的车”,唯独这辆车不会欺骗他,唯有这辆车是他在这个冷漠的城市生存下去的唯一依靠,他全部的目标,就只有找到“他的车”。所以,当小坚的同学们试图强行将车从小贵手里抢走的时候,他像狼一样悲嚎,那不仅仅是对这些莫名其妙而又比他强大的多的少年们的抗议,更是他对这个城市,对这个现实,对这个不停折磨着他的生活中的一切的抗议。在全片中,这个呼喊始终萦绕在小贵的生活中,也是全片中最有力的一个段落。这是双重意义上的青春的呼喊:年龄上的,以及由农村而来到城市上的。

而小坚,几乎可以把他看作一个新时代的“马小军”。父亲再婚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后母所带来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身上,而不宽余的家庭收入,又不可能同时满足他和妹妹的要求。在家里,他是处在一个非常憋闷的环境里。而当他骑上单车,与伙伴们一起练习车技的时候,他又是快乐而无所不能的,自在的像凤一样。虽然从背景上,他比小贵要强大的多,但是他同样是脆弱的:买车的钱是从家里偷的。而这辆车对于他的意义,同样是唯一的:这是他脱离那个现实中的,憋闷的家的唯一工具,他甚至会晚上不睡觉偷偷跑出来练习车技。这也是他唯一能吸引女孩的工具,而这个女孩又是那么美丽和清纯,以及那么可恨。如果没有了这辆车,他确实不会像小贵一样没有饭吃,但是他唯一能寄托自己青春激情的工具,也就如此丧失了。对于他而言,失去车的日子,与失去色彩的黑白片无异。

而这两个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却同样可怜的孩子,却因为这量单车而联系在了一起:小坚从二手市场上买的车,正是小贵丢掉的车。两个人都不能失去这辆车,他们都有完全的理由拥有这辆车。小贵不可能像小坚威胁什么,但是车现在却在他的手上,而他可以被打的头破血流,可以悲嚎,却无论如何就是不可以失去这辆车;小坚比小贵强大的多,他有一群伙伴可以支援他去取得这辆车,但是在死抗到底的小贵面前,他们就是把小贵围到天黑,也无法得到这辆车。

所以,他们才有了最后那个古怪的妥协办法:一辆车,两人每人骑一天,每天黄昏两人就在约好的地方见面,交换车的使用权。一开始两个少年彼此还存在着戒心,会仔细检查还回来的车,会担心对方明天还会不会出现。后来终于有一天,小坚向小贵伸出了手。“认识一下吧…………….”

这两个少年,其实是兄弟,虽然他们一个生活在北京,一个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同样年轻,他们同样是这个冷漠的社会之下一颗苟延残喘的石子。

而周讯和高媛媛,则是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这两个少年的生活,成为少年眼中神秘而美丽的异性。周讯在片中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那个一身红衣在小巷中逐渐走远的镜头,把一种女性的妩媚表现到了极至,无论是在小贵眼中,还是在观众们看来,她几乎都是都市女性最完美的化身。而最后导演告诉我们的,她却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保姆,乘主人不在的时候,偷穿主人的衣服,打扮成一副城市女性的样子。而在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

高媛媛呢,却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少女。她漂亮的和这个片子的基调甚至不想符合,但是在外表之下,她却是那么的招人痛恨,那么的虚荣,轻而易举的伤害了小坚的心。但是,你却无法责备她什么,因为这一切发生在她身上,似乎是及其合理而又自然而然的,你甚至说不出她到底错在了哪里。最终,在一次同样与板砖有关的暴力行动之后,她也离开了我们的镜头。

最终整部影片在一次来势汹汹的暴力之后结束。我们的两个主角都被打的鼻青脸肿,那辆车被莫名其妙的摧毁。小贵第一次不再只是逃跑,嚎叫,求饶和哭泣,他拿起了板砖。小坚不再坚持自己对车的主权,他放弃了车也放弃了一段初恋。是小贵最终扛着已经不成样子的车,孤独而骄傲的行走在城市冷漠的眼光之中。那个背影真的是一切少年人们的终结。

在第三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终于开始明白这部电影的失误在于什么地方——太过典型。典型化环境,典型化的人物,典型化的情节,甚至有些说不过去的硬伤,削弱了王小帅试图要表达的主题的力度。而这个故事明显是主题先行的。因了这些,即使有那些日常的细节,王小帅的现实主义已失去了大半的说服力。

但那又怎么样。

青春,只为了这两个字,就构成了热泪盈眶的理由。

我怎么能忘记那些尖叫,那些因为一再被掠夺而惊惶愤怒的面孔。我想起我曾经目击的那些少年,以及我正在消极消耗永不复返的青春,一切只为了证明: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我不能从这一秒开始倒退行走,倒回过去,回到我仓皇流离、目光迷惘的十七岁,我们只能和我们的主角一起,按照正常时序跌进成年的门槛,被剥夺一空;弦断了,歌停了,轮子折了,车毁了,开始疯狂成长。




[IMG]http://cimg.163.com/movie/0108/11/1702.jpg[/IMG]
作者: 淡如    时间: 星海历05年4月29日 08:48

很喜欢《DEATH POETS SOCIETY》,看到他们站在桌子上喊着“船长!我的船长!”时哭个不停……  

直译《死亡诗社》带有象征性,代表理想与生命的意义。
《春风化雨》更突出的是基丁老师带给学生们的重要的东西。虽然最后是离开,但一些感觉已深深的烙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实在是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呢!
作者: shaka    时间: 星海历05年6月1日 02:41     标题: 嗯,偶也是非常喜欢Dead Poets Society呢……

一群大孩子为了自己的热情而执着,而反抗,前途上等待着自己的不管是成功是失败,青春所留下的都是无悔。
记得当时和全班同学在英文课上看了整部,感动得一塌糊涂。
作者: sumelagi    时间: 星海历05年6月2日 04:16

原来这片子的名字叫《Dead Poets Society》啊
果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前一阵学校英语课看的 因为去晚了集体迟到 所以都不知道片名是什么
确实是很感动的片子 看的时候一片唏嘘声 在下的面巾纸派发出去一包
当校长逼托德在证词上签名的时候 教室里有个孩子触景生情突然哭得淅沥哗啦的 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什么相似的经历 但是没有人转头去看到底是谁哭了 因为谁都曾经有过残酷青春的无奈 无力 不自由
我们竭尽全力 却 终不能自由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