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十大战役研讨论文————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陆自由民
时间:
星海历03年6月28日 21:06
标题:
十大战役研讨论文————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
作者:大陆自由民 曾用ID:方秋林
“阿修比对于预测战机,简直是巧妙的无人能超乎其上。那已经只能说是
天才了。”————罗察士提督
“取下敌将阿修比的首级,完成军务尚书的遗愿。聊等切勿吝惜生命!”
————帝国军米克贝尔加中将
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发生在宇宙历七四五年,帝国历四三六年。一般来说,历史学家们都将
其称之为一次没有什么战略意义的边境会战。甚至更苛刻一点的说法,就是“730年党的军事
远足。”的确,就此次战役的战略后果来说,唯一比较重大的结果就是帝国方最终决定修建“
依谢而伦要塞”,对于同盟而言,此一战没有改变双方当时的态势,可以说是打了也白打。所
以,对这此会战的分析完全不必考虑所谓的战略意义,只需要考虑战术上的意义就可以了。
毫无疑问,此次战役最大的英雄是阿修比上将。对于阿修比上将,在为人方面可能有许多非议
之处,但是在战场上,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在利用情报和把握战机方面,几乎达到了艺
术化的地步。他的最后一次表演: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也正因为他在这两方面的完美发挥而
在银英诸战役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战前局势分析
由于论述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的仅仅只是银英的外传《螺旋迷宫》一篇,所以我们没有很详尽
的资料来分析双方的战前局势。我们只知道同盟军发动此次会战的可以说只是阿修比上将一人
,而帝国军发动此次会战的原因也几乎就是要击毙阿修比上将,为以前的败仗雪恨。在这一点
上,帝国军首先就犯了错误,即战略目标不明确。作战的目的只是为抵方将领一人而已,这种
战略上的狭视结果必然导致具体战术上的模糊。而同盟军,至少其目的很明确:一战而胜,扩
大730年党的影响力。由于迪亚马特星域的位置处于回廊出口同盟一侧(这一点我也不是非常
明确,致歉),同盟军一战获胜之后大可以班师回朝,自称获得了反击侵略作战的胜利,而帝
国军即使获胜,也必然面临下一步考虑:是乘胜继续前进?还是后退回帝国呢?前进又要达到
一个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呢?我们没有进一步的资料来证明帝国军的战略考虑,但是仅仅在这一
点上已经可以看出,由于同盟军的战略目标更简单更明确,从战略上同盟已经先得胜机。
在会战发起之前对同盟而言最重要的是两件事:首先是阿修比上将此时已经得到了一个完整的
情报网的支持,所以他事先已经获悉了帝国军所准备采取的战略战术。善于利用情报是一个将
领获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之一,在会战之前获得如此宝贵而完整的情报对于阿修比上将来说是相
当重要的,也充分说明了阿修比不是一个刻板的,盲目相信武力的将领。他更愿意在掌握敌军
全部情况之后给予敌人最薄弱的一点以有力的一击,而不是傻呼呼的在战场上叫嚣什么“公平
的决斗”。这一点和他之后的杨威利的作战思想是相同的,也是武夫与将领之间最大的差别所
在。
其次,则是同盟军上层此时出现的分裂。这是由于阿修比上将执意发动这样一次军事冒险的结
果。由于730年党其他的成员不认同,或者说不明白阿修比的战略构想,而阿修比又采用高压
的态度迫使他们保持认同,结果自然就导致了730年党内部的分裂。应该说,这次分裂并没有
影响到他们整体的战斗能力,但是也的确使具体的战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部分将领
出现了贪功冒进的思想,部分将领不遵从总司令部的兵力布置。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整
个会战的进程。
二,会战情况分析。
1,双方兵力及阵型,战术安排。
此次会战同盟军动员了五个舰队,加上司令部的直属兵力,总舰艇数应该是在四五万艘舰艇之
间。帝国军动员了五万五千艘到五万六千艘左右的舰艇数量,从兵力上双方势均力敌。迪亚马
特星域属于开阔星域,双方的作战中都没有考虑地形的因素。帝国军的作战计划一开始是使用
重兵集团吸引同盟军于阵前,另外派遣别动队对敌人侧后进行迂回包围作战,后来由于战况的
发展而出现若干变化。同盟军的战术则始终是不固定的,从开战到终战发生了多次变化,几乎
可以说阿修比是完全视敌人的战术而决定自己的对策的。
2,从开战到胶着
双方正式的开战时间是宇宙历七四五年,帝国历四三六年十二月五日九点五十分。最初双方的
火力准备之后,同盟军用第九,第十一舰队为头阵,开始向敌军主力和右翼之间突进,意图是
割裂帝国军的阵线,切断主力部队和右翼之间的联系,达到分割消灭的目的。帝国军对突进的
同盟军舰队加以猛烈的火力阻隔,结果迟滞了第九舰队的行动,使第九和第十一舰队之间的联
动攻势变形,形成了战线被拖长,从而不得不各自为战的局面。结果帝国军取得了局部战场上
的兵力和火力优势。
发现这种情况的同盟军,以第五舰队前去支援第十一舰队,同时根据事前得到的情报和阿修比
个人卓越的战机判断,出动第四舰队阻挡敌人别动部队的迂回路线。两方面的兵力投入都获得
了很大的战果。第四舰队完全封住了敌人别动队的行动路线,导致帝国军迂回作战的战术意图
没有达成,同时白白浪费了相当数量的兵力于长距离的迂回路线上。第五舰队投入战场也相当
好的改变了第九,第十一舰队的战场势态,使前锋的攻势重新实现了联动。其结果就是当日十
四时三十分,帝国军米克贝尔加中将的阵亡。
利用这个机会,柯布的第十一舰队后退4.2光秒,和友军恢复了联系,避免了由于过于突出而
导致的被包围的危险。此时同盟军开始采取积极的进攻态势,以第五舰队向帝国军左前方急进
,意图依然是割裂帝国军阵线,形成分割包围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军由豪沙·冯·舒
坦艾尔马克实施了一次成功的反突击:从侧后方向突袭第五舰队,并且成功突破了第五舰队的
队型。结果是第五舰队前进不得,后退更危险,不得不采取守势。在之后友军的支援之下,后
退维持战线。
此时,原本担负阻挡敌人别动队攻势的贾斯帕第四舰队对帝国军前线进行了一次漂亮的突袭。
十五分钟之内,“就像用刀切开起士一样”切断了帝国军前锋的密集队行。由于第五舰队同时
间的前进压迫,这次进攻达成了原先的战术意图,帝国军前线完全龟裂,不得不后退以维持战
线。由于副司令官帕鲁希维兹少将战死,盖特中将负重伤意识不明,此时帝国军的指挥失去统
一。这个时候原本是同盟军一战得胜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同盟军自己的损失也已经达到一定的
程度,结果不得不后退脱离接触。双方出现对峙和胶着的势态。
3,此期间同盟军内部的分裂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到目前为止,会战的第一阶段结束。双方的战术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地方,相对而言同盟军稍占
优势,但是也并未控制战局。这个阶段的行动,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同盟军上层将领之间
的分裂更加明显,可以说司令部分为了两派,阿修比上将一人面对了其下所有提督的挑战。直
到这个时候为止,阿修比上将依然拒不对下级说明自己的作战意图和采取某些战术的原因,结
果就导致了双方意见的严重分歧。此时双方意见的分歧于开战之前不同,那时所争论的是否应
该出兵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意义,而是面对敌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问题了。阿修比的
战术太过于冒险,又不肯说明自己的依据,自然引起众提督们的不满。这种分歧对一只正在作
战的部队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导致后来同盟军一些舰队所采取的战术手段上有时出现贪功冒进
,有时又保守而企图保存个人实力。
4,会战的再开始
此后是长达二十个小时的双方休战。这期间阿修比大胆的将全舰队的有生力量编组为一只直属
司令部掌握的预备部队,可以预想他是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利用这只舰队对敌人进行致命的一击
。在这个时间到达之前,他的准备就是用其他舰队与敌人主力消耗,充当牺牲品。这个战术大
胆之处在于预备部队的使用时机,如果投入战场的时机不对就会导致其他舰队的巨大损失,甚
至导致整个会战的败北。
十二月七日到八日这段时间,双方处于一种混战的状态。帝国军主力在同盟军外侧以顺时针方
向做迂回,意图咬住同盟军的尾巴,同盟军的预备部队则在其后选择时机。此时帝国军卡尔汀
波伦中将的舰队由于无法忍耐战局的胶着,突然发动进攻。这完全是一次无谋的行动,结果就
是在进攻到达极限之后为贾斯帕舰队所反击,并大部消灭。
舒坦艾尔马克舰队对贾斯帕作出反击,并且将卡尔汀波伦中将的舰队拯救出来。之后开始分散
为四十个小集团,交互掩护射击,其意图是逐渐脱离接触。但是他们遭到了从侧面攻击的方秋
林舰队的袭击和冲击,造成了两千余艘舰的损失,结果是帝国军的前线此时面临崩溃的局面。
八日十六时四十分,帝国军主力舰队终于实现了战役一开始的战术意图,迂回到达同盟军第八
,第五舰队的背后,并且开始攻击。第四舰队企图从侧面袭击帝国军主力舰队,但是没有成功
。在这种情况之下,胜败的局面瞬间扭转过来,同盟军腹背受敌,由于兵力上的巨大差别,同
盟军的阵线无法坚守,可以说马上就会崩溃。
但是,在十八点十分开始行动的阿修比直属舰队挽救了这个局面,并且把胜负的天平再一次反
转过来。阿修比此时的行动完全体现了他把握战机的卓越能力。帝国军此时已经投入了全部兵
力,没有采取任何战术机动的能力了。并且,帝国军的全部兵力与同盟军正面的几个舰队的作
战中已经受到了相当的伤害,此时同盟军投入的预备队,就成为左右战局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虽然开战的时候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但是这个时候同盟军就比帝国军拥有了更多的战术机动
兵力,也就建立的自己的优势。所以虽然同盟军贝尔迪尼战死,但是同盟军军力无损,而且反
而激起了更大的战意,取得了令“军务省为之痛哭流涕的四十分钟。”的伟大胜利,将六十多
名帝国军将极将领击毙。至此,同盟军确立了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的完全胜利。
三,战后评述
由于阿修比上将在战役最后阶段的死亡,此战后同盟并没有出现之前所担心的军阀独裁或者军
界独立势力出现的问题。而帝国军由于此战的巨大损失,不得不在回廊里修筑依谢而伦要塞以
采取完全的守势。同盟和帝国之间又一次达成了战略平衡。
评价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我们最为重视的应该是阿修比神奇的情报运用和战机把握能力。一
个完善的情报网是他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但是仅仅掌握情报是不可能导致这次会战的胜利的
。这一点很像二战时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之战,美国海军同样掌握了完全的情报,但是由于日
本海军当时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即使掌握再多的情报美国海军依然没有必胜的把握,真正使他
们获得胜利的依然是在具体战术运用上的出色发挥。阿修比也同样如此,他根据之前获得的情
报将第四舰队运用在阻挡帝国军迂回部队上,判断清楚没有被迂回的危险的时候又及时将第四
舰队投入正面战场。之后自己组建的预备部队投入战场的时机也恰倒好处,正好在帝国军全力
出击,攻势达到顶点的一刻(也就是应变能力最薄弱的一刻)进行攻击。他出色的战术运用完
美的掩盖了同盟军上层之间的分裂,原本这种分裂是足以导致同盟军的毁灭的。
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之后,同盟和帝国之间的战争继续在进行,直到莱因哈特和杨威利这两位
军事天才的出现。此期间出现过无数的名将良将,但是730年党和布鲁斯·阿修比元帅建立的
赫赫武勋,必将长久的记录在同盟军事史之中。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