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张佳玮于2008-07-25 09:04发表的“死亡之组,我们只聊篮球好吗之西班牙篇”:
我得出的结论大致如下:
:
A 费尔南德斯有华丽的面筐摆脱后跳投的技巧,纳瓦罗、卡尔德隆、加巴约萨都是顶尖远射手,加索尔在FIBA也有三分射程。在快攻的场合,他们都会高高兴兴的投三分。但问题在于:他们许多时候懒于投三分之外的事情。奔放和懒散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对俄罗斯之战,至少有5个三分球是“靠这样也能进吗”的引人尖叫式远射。他们和阿根廷一样善于射艰难的投篮(TOUGH SHOT),但有时他们恃才放旷,过于迷恋于此。
B 2006年世锦赛决赛,加索尔不在。加巴约萨却一连串三分球解决了希腊。2007年,他们可以半节不得分败给俄罗斯,第二年又35分血洗之。打个比方,如果说希腊的实力指数浮动区间是[90,93]的话,西班牙的浮动区间就是[80,98]。
C 被俄罗斯绝杀的那个球是这样的:最后19秒,俄罗斯买进的黑人后卫JR霍登(俄罗斯和德国都爱买外籍)面筐,切入,收球,晃动,跳投得分。西班牙的后卫在对付迅猛型后卫时煞是头疼。2007年11月卡尔德隆被德隆晃过的那一球就是例证。
D 虽然内线有两个加索尔,但西班牙队对俄罗斯式的伪普林斯顿(他们教练的确是普林斯顿大学出师)却应对不来。卡亚帕和AK47的高位策应空切、JR霍登们的纵向空切,似乎是打开西班牙内线的绝好策略。
对中国来说,可钻的空子是:西班牙人对外围远射的喜爱,西班牙人发挥偶有的起伏,西班牙人后卫们相对薄弱的防守(比起他们的进攻才华)。西班牙并不像希腊般可以让中国队过不了半场,他们击溃中国靠的是奔放华丽的进攻。如果中国队可以袭击其后场,并能利用外线略为占优的身高(费尔南德斯197公分)来博得些须优势,那么比赛尚有可为。只是遗憾的在于:中国并没有霍登那样组织能力匮乏但突击能力出色的后卫(除了陈江华);中国锋卫们空切和内线终结能力至今无人可出李楠之右者,然而他又的确老了。
俄罗斯给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的:无论第一节被打得多么狼狈,第二节落后多少分,死撑防守端,拖满节奏,拼命拖垮西班牙人的后场。不要惧怕他们射进多少个三分球,压缩阵线和西班牙人肉搏。在低命中率的消耗中,西班牙的不稳定(相对于死攻内线的铁甲希腊)总会现出端倪。
——当然,对中国队来说,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如何在不被击溃的情况下,熬到西班牙人混乱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