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血之大海——“祭之殇”短篇系列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feifei    时间: 星海历08年6月2日 15:10     标题: 血之大海——“祭之殇”短篇系列之五



FREE:
奉皇帝之命跟随御医了解伊谢尔伦军代理司令官的诊疗情况后回报的艾密尔·齐列在经过转角时突然趔趄了一下,幸而走在他身边的奈特哈尔·缪拉一级上将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  

缪拉在艾密尔肩上轻轻拍了两下,没有说话。他知道艾密尔有这种反应的原因,因为就在刚才,他也察觉到空气里弥漫的淡淡的血腥味瞬间增强了数倍,而且还在急剧变强。  

不论是作为医校学生还是军人,艾密尔当然没有怕血的道理,但在年龄上,他毕竟还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那是嗅觉器官突然接触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时身体做出的本能反射。  

停战命令下达之后,伯伦希尔上的一名元帅与两名一级上将进行了简单商议,舰队的协调工作被交给大本营幕僚总监梅克林格,舰桥的指挥仍归塞德利兹舰长管辖,米达麦亚和缪拉两人则担负起指挥救护伤者和收容死者的责任。原本这样的事是不必由元帅或一级上将亲自出面的,但他们很自然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除了少数因担任操舰或勤务而没有参加作战的人员之外,总旗舰直属乘员的伤亡率几乎是100%,而且绝大部份是阵亡。纵然对这一结果已经有所预料,米达麦亚和缪拉还是难掩心头嗟叹。然而,他们都是实战型的军人,比起抒发感慨来,处理善后才是当务之急。  

大批士兵被从临近舰艇抽调到伯伦希尔上,若在平时,这是令他们万分雀跃的事,但在此刻却没人从中享受到喜悦。事实上,走近“战场”的士兵中有不少都像皇帝的近侍艾密尔那样感到了短暂的不适。在他们以往所经历的战斗中,战死者的数量常常是眼前死者的成百上千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没有机会目睹死者所流的鲜血——爆炸产生的强光和仪表上的数字化记录代替了现场的惨境。  

而在不足一千米的舰身内,并不宽阔的甬道里堆积了四千具以上被鲜血染红的死者的遗体,以及大量还在继续流出鲜血的伤者的身体,这幅凄绝景象或许自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吧?此时的伯伦希尔,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血之大海。  

仔细想来,那不正是它自成为莱因哈特旗舰以来的六年中所踏过的深红星路的缩影吗?  

无视着宿命主义者们可能发出的喟叹,考验人们心理承受极限的善后工作紧张地开始了。  

最艰难的任务是由医疗队和协同救护的士兵来承担的。留给善后者通行的空间已经十分狭小,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存活者和避免搬移遗体时波及到受伤者,他们必须先于清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进入积尸如山的战斗现场,逐一确认浸泡在血海中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时候,还必须在现场展开救治。  

持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而产生头晕、呕吐等强烈不适的身体反应的官兵有上百人之多,但是没人能够否认,他们为了救助每一位伤者尽了最大努力——包括敌方和我方的人员在内。  

其实在进入到这里之前,帝国军的多数士兵是没有理由对造成我方官兵如此严重伤亡的敌人抱有悲悯之心的,虽然深受全军敬爱的米达麦亚元帅下达了“救护所有伤者”的命令,并且特别强调了“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旨”,但是就算有人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也不足为奇吧!不过在那一天,莱因哈特皇帝所发表的“能活着到这里的人应该有继续存活下去的资格”的宣言的确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践。譬如伯伦希尔上屈指可数的幸存者之一、担任军医的卡恩中尉,虽然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痛失多位友人,却再三对他所率领的搜寻和救护人员强调:“凡是还有生命迹象的全部都要救活,我说的是“全部”!”当在事后被人称赞其人道主义与博爱胸怀时,卡恩回答说:“呵,我可没有那么伟大!要是我当时还正常的话,我不保证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只不过在当时,要是再有几个人在我眼前死掉,我怕我会忍不住发疯了……”  

沉默的阴云笼罩了各个角落,除了担负指挥者角色的人们以机械化的口吻下达的各种指令之外,剩下来的只有无机质的碰撞声、摩擦声、脚步声……  

除了那唯一的例外。  

据当事人事后的回忆,伯伦希尔舰桥上有一名士兵在使用过通话回路之后,忘记了将其关闭。若在平时,这无疑是十分低级的错误,但在这种情况下却不会有人提出责难。  

因为这个士兵的一时疏忽,正在各自和身心上的负荷交战的救护现场的人们,忽然间听到一名男子的低声歌唱:  

“……  
风儿是我的翅膀,  
星辰是我的勋章。  
宇宙是我的坟墓,  
舰艇是我的棺材。  

我的父母,我的兄弟,  
我的朋友,我的爱人,  
不要对我怀太多期待,  
过去的日子不能重来。  
光荣归于英雄的旗帜,  
我的沉浮只归于星海。  

我会记得相聚的时光,  
也会记得战斗的岁月。  
就算宇宙成为我的坟墓,  
舰艇成为我的棺材。  
过去和未来,都有我的爱。  

啊!  
宇宙是我的坟墓,  
舰艇是我的棺材。  
过去和未来,都有我的爱……”  


哭泣的声音,在那一刻自人群中响起。  



注1:伯伦希尔的参考设定数据比1000米略长,但不是全舰都范围内都有战斗发生,所以战场波及的范围应该不到1000米。  

注2:原著提到,蔷薇骑士冲入伯伦希尔时“人数已经不足一个大队”,由此看来距一个大队也不会相差太远,一个大队的人数在1100人左右,那么进入伯伦希尔的蔷薇骑士人数估计在900-1000,蔷薇骑士在最后存活的人数是204人,也就是说死者约为700-800人。鉴于制造一名蔷薇骑士的死亡至少需要三名以上帝国军死者,而且还有先寇布、林兹等远远超过这一水准的人员,帝国在肉搏战中的死者人数估计在3000人上下,因此伯伦希尔上的死者总人数大约在4000人左右。考虑到伯伦希尔的标准乘员人数只有1000人左右,他们都是最先抵挡蔷薇骑士生力军的人,而一般士兵的战斗力又肯定在皇帝亲卫队之下,在蔷薇骑士伤亡高达80%的情况下,伯伦希尔的直属成员中幸存者应该很少。  

注3:“宇宙是我的坟墓,舰艇是我的棺材”,这是原著中塞德利兹舰长喜欢唱的一首歌,其他歌词是由本人填入的。同一版本的完整填词曾经出现在本人的另一篇同人《序曲奏响以前》中,不过没看过该文不会妨碍本文的阅读。  


  

[ 本帖最后由 feifei 于 星海历08年6月4日 12:18 编辑 ]
作者: suit    时间: 星海历08年6月2日 19:44

好东西啊……真的是好东西啊……
作者: 铁血公主    时间: 星海历08年6月3日 17:35

这篇文我好爱啊~~~!!
作者: 卡拉    时间: 星海历08年6月4日 13:04

看到的时候被震撼到了……
然后泪水差点夺眶而出……嗯……被偶忍回去了……
作者: 见习士官    时间: 星海历08年6月4日 14:50

如同德国海军的那首歌:水兵的坟墓永远不会开出鲜花。
作者: t617487306    时间: 星海历08年7月20日 13:06

挺好的........
作者: sosa1027    时间: 星海历08年7月29日 15:19

這個文章寫的還不錯,希望多寫一點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