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奥斯特尼兹会战缩影——《战场的死亡女神》 [打印本页]

作者: 枫色幻想    时间: 星海历08年3月12日 04:59     标题: 奥斯特尼兹会战缩影——《战场的死亡女神》

“不投降就不会死,难道连这点道理也不懂吗?呃....这到底是什么?”同盟军总旗舰飞廉的通讯管制长爱德华·哈勒森少校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手里的记录板,黝黑的脸上露出他早已诀别的长了智齿似的表情,这位高大的黑人大汉看着把记录板交给自己的部下,黑色的瞳孔明明白白地写着“你是在戏弄我吗?”的字样。

“呃...这真的是原来就这样的!我连内容都没看到过就交到了这里!这...是'那一位'阁下要我发布的...”部下带着百分之八十二点一的惊慌和另外十七点九个百分点的好奇注视着哈勒森手里的纪录板,其实这记录板在写入了资料后只有交到通讯科管制长或者更高级别权限的军官手里才能解读的事实让哈勒森少校知道面前的部下不可能用出这种戏弄他的手段来,但是如此怪异的语句显然足以让他摸不着头脑,不过即使是原来在总司令舰队服役的哈勒森也知道“那一位”究竟是何种性格的人物...

“嘛...就让收信的帝国军头疼去吧...”哈勒森少校于是下了判断...

另一边,被分类为航空巡洋舰的飞廉自然有着一个对于巡洋舰来说显然大到不可思议的格纳库,但是现在闪着出击待机的红灯的有人机区收纳的并不是斯巴达尼恩MK-Ⅲ单座战斗艇,而是十五个集装箱一样的正方体,而更加奇怪的竟然是这里的重力发生装置竟然是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只见一个技师堂而皇之地抱着比自己的身体还大的箱子飘向储备室,此时,有几名穿着与斯巴达尼恩飞行服不同的黑色飞行服的驾驶员钻进集装箱,数个穿着整备师宇宙服的技师在增设的控制电脑上紧张地记录着数据。

“呦~秀秀...准备地怎么样了?”手里提着头盔,驾驶员打扮的男子向电脑前的整备主任打着招呼。

“恩...如果你被击坠的话一定不是性能问题而是你的小脑问题...”衣领上赫然别着少将阶级章的技术军官头也不抬地随口回答。三十岁不到的东方面孔显得朝气蓬勃,当然...是指去掉黑眼圈的前提下...

“你怎么样,这个架势...真决定自己出去了?这可不是模拟战...”名为伊达政秀的技术少将难得抬起了头,推了推无边框的眼镜:“对我来说,少了一个资金来源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少来了...你还是念念不忘等离子炮的那笔预算...如果这次的战绩满意能够让人满意,我就有动力回到军部从国防委员会那群守财奴们的口袋里抠预算了..."迪恩·华尔兹Ⅳ的脸上挂着半真半假的笑容:“如果‘海兹尔’和‘伍德沃特’能够让我满意的话......”

“军部那群短视的家伙们,一味的要求马上配备的条件,你倒说说什么技术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伊达政秀一听到“等离子炮”的字样就皱起了眉头,语气十分不悦:“看着吧...等'海兹尔'的主炮在‘约书亚’外壁上开一个大洞之后我很有兴趣看看那群老东西是个什么表情...”然后就是一连串迪恩听不懂的叽里咕噜声,知道友人在激动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吐出母语的黑发驾驶员很习惯地往天花板上翻了翻眼睛。

“对了,你的通告是怎么回事?我在路上碰到了通讯科的达特罗少尉...什么是'不投降就不会死'?你不是指示斯贝策中将了么?我们这不是在和巡逻舰队交战中么?你是怎么打算的?....”伊达政秀自顾自地提出一大堆问题,却没有发现友人的眼睛突然变成了一个点...

"......."吸了几口气,迪恩·华尔兹Ⅳ垂下了肩膀:“呃....我可能是写错了.....”

"那还不快去改回来?"技术军官突然有种想把面前这个家伙勒死的冲动,只是面对一个肉搏战A评价的家伙,这种冲动也只好在脑子里想想了事...

突然,出击待机的红灯开始闪灭并伴随着尖锐的警报,这是出击前三分钟检查的讯号,这也就意味着,帝国巡逻舰队已经被纳入了代表空战队作战半径的蓝色圆圈内了。而这三分钟检查,也就代表着舰队已经发动了无人机母舰上所有的的斯巴达尼恩MK-Ⅲ-ⅠB无人机进行瓦普跳跃攻击的事实...

来不及改了,刚才还在闲谈的两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比较遗憾的事情,迪恩二话不说扣上头盔,朝墙壁蹬了一脚飘向那个编号为“A”的箱形物体,中途还很灵巧地闪开了差点和他相撞的另一名飞行员。

“伊万诺夫!待会要跟住我的信号旗!β型的加速度可是α望尘莫及的啊....”迪恩通过耳机向那名飞行员呼叫着。

“我一定会跟上的,指挥官大人...”

迪恩把伊万诺夫的回答抛在脑后,钻进了箱形物开着的闸门。

随着减压阀把空气抽出,内部的灯光被打开,迪恩·华尔兹透过白色的灯光确认着箱内的深蓝色机体,这是一台被面朝下固定在箱内的奇异机体,厚重的机身,背后的背负式推进器和长长的筒形燃料槽占去了很大一部分箱内空间,迪恩从下方飘向机体的正面,随着他的接近,这台类人形机体位于胸口的红色舱盖向上下打开。之所以说这是类人形的,是因为它虽然有类似手和脚的构造,但是从比例来说和人类确实也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它的机械手也和人类一样是五个指头。

迪恩滑进驾驶舱,通过视网膜扫描并插入启动匙,这被叫做TMS-β的同盟军最新式空战系统被完全激活了,驾驶舱固定装置将迪恩的宇航服背包固定在可以有效减少G力对驾驶员影响的线性座椅上,本来呈开散状态的机械结构开始将飞行员包裹成战斗操作姿态。

“系统自检完成,没有异常,出击准备完成...”甜美的女声在驾驶舱里响起...同时,原本漆黑的周围逐渐亮起,360度全周天屏幕将外界的影响忠实地展现出来。

TMS的全称名为“Tactical Manipulative utility instruments System”,即“战术复合机械系统”。在宇宙历七世纪,曾经有重型动力装甲服昙花一现,由于缺乏对当时的精确诱导兵器的对应手段,重型装甲服很快消失在旧自由行星同盟军陆战队的装备序列中。然而在宇宙历880年,宇宙商人联合会所属的一个军工研发组织再次提出了类似的重型装甲服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基于宇宙商人联合会科研组织对于常温核融合引擎的成功小型化而来。

小型但高出力的引擎提供了重型装甲服强大的动力,同时金属肌肉和骨骼框架在义肢方面的深入研究,随之而来的将该技术的大型化,灵活化的概念已经从实验室中走出,开始胜任一些工厂内的精密自动机械的操作臂,当金属肌肉和骨骼框架以模拟操纵者运动的方式成功地执行精密电子元件的生产时,军工科研者无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就是TMS诞生的温床。

机体的动力由常温核融合炉提供,而强大的喷射推进则归功于脉冲引擎方面研发的新突破,由于脉冲引擎使用核融合炉产生能量后的废弃物作为燃料,因此能够以很小的成本来获得比燃烧引擎更为强大的推力。

在经过反复的演算对比,TMS尺寸被定在头高10米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以载人机械来形容它更为合适,驾驶者将身体固定于位于机体胸口的球形驾驶舱中,以专用战斗服上的接口和内部的感应端口接合,则机体以动作感应的方式模拟飞行员的动作。

TMS的操作系统是一种名为“S.I.S”(Simulation Induction System)的同步动作识别系统,可以读取操作者的微小动作,并将其扩大化反应在机体上,使机体运动。之所以是采用将小幅度动作扩大化的方式是因为驾驶仓空间有限,无法做出和机体同等的动作。具体说来就是,操作者的手肘转动10度的话,机体马上就会做出手肘转动30度的反应,而这过程中操作者的各种没必要的小动作以及动作过程中的不配合情况,由计算机“翻译”后以最有效的动作平滑地反应到机体上。这个过程的动作感应处理性能高低也是决定机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此时,迪恩正在通过活动进入操作态势之后的身体来确认机体的反应。

迪恩驾驶的代号为β的机体可以说是一个异类,TMS系列原本以“无论是在宇宙环境下还是在重力环境下都能战斗的重型装甲服”为思路,由此而来的TMS-α骨架系列具备着以多种换装武器应对从无重力到有重力下的各种战斗,可以说是一种能够进行陆战的空战机为概念,然而此时在迪恩操纵下的δ型却不符合系列的开发宗旨,要说的话可以称为是畸形儿那样的产物了,虽然取得了β的番号,但是因为指向“TMS灵活机动的界限”的目标,可以说本身就存在比α型更大成分的试作要素。

“从α到δ,经历的可以说是恐龙式的进化,你可要小心驾驭...”

迪恩回想起伊达政秀的叮嘱,同时想起半年前的那场模拟战,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大约一半年多以前,也就是宇宙历893年1月,当时的迪恩·华尔兹Ⅳ刚刚接替退休的第二同盟第一舰队司令官巴尔凯中将的位子,从一介空战队主任参谋坐上了舰队提督的宝座,一个星期以后就有一位自称是“罗塞利亚防务公司”的私营企业的代表通过自己父亲——迪恩·华尔兹Ⅲ的渠道把一份“重型动力装甲服”的概念案摆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通过自己家,也就是华尔兹宇宙航运集团的渠道,迪恩接触到了罗塞利亚防务公司,并且在该公司技术团的解释下了解了整个计划。于是,由华尔兹航运集团提供资金的三台试作机TMS-Xα在当年6月被送交了位于巴拉特星系第五行星的第一舰队驻留港,一时兴起的迪恩凭借自己的飞行员资格自告奋勇地担任了试作一号机的驾驶员,并为此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无重力环境适应。

宇宙历894年6月的会议上,迪恩的提案却遭到了由布合动力集团支持的国防委员的驳回,因为布合动力集团正是斯巴达尼恩的制造开发商,一旦TMS被量产,布合动力集团必然无法再独占订单,在一系列的政治反应之下,TMS提案被驳回了,迪恩的上诉于是在军部制服组的支持下被安排为一次模拟战。

894年6月22日,由迪恩亲自驾驶的TMS-Xα-1试作一号机以其匪夷所思的AMBAC机动将布合集团的斯巴达尼恩MK-Ⅳ概念型打得一败涂地,然而就在一切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试作二号机却在次日的机动性演示中在政府高官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空中解体的惨剧,担任试飞员的罗伊·凡尔纳上尉殉职。

咬牙切齿的迪恩不仅惋惜身为父亲门生的凡尔纳上尉殉职,更开始详细地着手调查,然而调查工作却被发生在8月的德谟克拉西-维克多利亚星域会战打断了,战败归来的第二同盟军宇宙舰队司令长官菲尼克斯上将和统合作战本部长徐肃上将在内外一片弹劾声中转入预备役,而迪恩也被统合作战本部长代行的公务阻挡住了继续调查的脚步。

但是在那一个多月以后,下定决心的迪恩借着“少尉流亡事件”擅自辞职,以“回海尼森种橘子去了”的名义开始了将TMS计划延续下去的活动,由于制服组一二号人物杨善和池初的视而不见,以国民警卫队第223轨道制空舰队为名目的TMS试验部队在著名的同盟军T3小组的支持下以半完工的巴拉特第七行星的海亚拉军港为基地,由华尔兹宇宙航运集团和同盟军军部出资的形式,这支由迪恩领导的直属部队就这样建立了。

TMS普及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驾驶员必须习惯无重力条件下的肢体活动才能习惯人形的TMS在宇宙中的操纵,于是迪恩开始在各个轨道空间站抽调习惯无重力条件下运动士兵和自愿放弃正规军军衔的第一舰队旧部里挑选TMS部队的驾驶员。

这支部队最终被国防委员会知晓是在次年895年,在军部制服组的不合作态度下,国防委员会只得作出了TMS驾驶员培训学校必须设立在约书亚轨道站的要求便默许了这支部队的存在。

次刻,这支被命名为“依休袒”,却以玛雅神话中的“死亡女神”的意义被成员们所认同的部队正要向面前的3000余艘帝国军巡逻舰队第一次露出微笑。

“固定装置接触,E-A,现在进入出击程序...”仍然是甜美的女声把迪恩从回忆中惊醒:“E-A,迪恩·华尔兹Ⅳ,出发了...”

收纳箱的底门打开,漆黑的宇宙空间出现在视野内,迪恩感到了一股风迎面而来的错觉,TMS-Xδ-C 10米多高的巨大身躯已经被电磁力弹进虚空之中。

稍微活动着四肢,感受了一下无重力环境中的漂浮感,迪恩以一个漂亮的AMBAC动作抵消了向下的推力并启动了背后的喷射背包,TMS-Xδ-C头部两侧的双角通讯中继天线的顶端闪烁着镭射识别信号。迪恩确认了正面3点方向闪灭的交战点,并回头对照现在位于他的头顶上的同盟军舰队舰列和身后紧紧跟随的直属旗队——120架压制性制空作战装备的TMS光点,一把指挥刀状的镭射方位指示棒被机械手高高举起,同时Xδ机体背部搭载的激光投影仪发射出一道光芒——一面凭空出现的“死亡女神”战旗迎“风”展开.....

“各旗队注意!让我们把迷途的羔羊送回家吧!前进!”

电波在作战干扰范围外的空间里荡漾开来....

[ 本帖最后由 枫色幻想 于 星海历08年6月10日 22:15 编辑 ]
作者: 枫色幻想    时间: 星海历08年3月12日 06:48

关于“AMBAC”的解释

S.v.Roseburg 00:51:19
好吧...我先做说明

S.v.Roseburg 00:51:24
所谓的AMBAC

S.v.Roseburg 00:51:41
AMBAC就是Active Mass Balance Auto Control的缩写

S.v.Roseburg 00:51:49
也就是动态质量自动平衡控制

S.v.Roseburg 00:52:26
说白了...也就是控制四肢的运动来达到无重力条件下的无助推活动

以扫拿撒勒 00:52:44

S.v.Roseburg 00:52:55
如果你在无重力的宇宙环境中,想用力踢放在你面前的一个足球,如果这一脚踢空

S.v.Roseburg 00:53:06
那就不断的旋转下去吧

S.v.Roseburg 00:53:28
于是AMBAC的出发点就是停止由于惯性带来的麻烦

S.v.Roseburg 00:53:53
理论上说,以刚才的那个例子为前提,这个时候只要反向踢一脚就可以回到原状

以扫拿撒勒 00:53:53
喷射气流不就行了
S.v.Roseburg 00:54:16
扯淡...你有那么多喷射燃料给你喷这么多次么

S.v.Roseburg 00:54:34
人类自身是很难做到“精确”的反向作用力,而AMBAC机动的关键正在于“精确”的解决

以扫拿撒勒 00:54:37
理论上喷一点不就够了..
S.v.Roseburg 00:55:33
理论上仅8米左右的体积在骨架+金属肌肉+仪器之后就放不进太多的东西了...

S.v.Roseburg 00:55:48
除非你让我量产传说巨神伊丁

S.v.Roseburg 00:56:05
所以驾驶员按照普通的方式控制机体,系统就能通过计算来确定AMBAC机动的角度、力度、速度,并自动作出反应。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惯性解除动作,完全靠机体的的肢体来完成,而不需要借助推进器。对机体的大部分部位来说,AMBAC机动是十分轻微和细小的,甚至肉眼不可见。而且AMBAC不会引起任何无旋的动作

以扫拿撒勒 00:56:20

S.v.Roseburg 00:56:40
有推进器参与的制御动作事实上并不属于AMBAC机动

以扫拿撒勒 00:56:47

S.v.Roseburg 00:57:35
以高达的MS为例子,通常认为战斗或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很多依靠推进器和姿势制御喷嘴参与的矢量推进也属于AMBAC的控制范围,但实际不是。可以说非战斗情况下的姿势调整基本依靠AMBAC机动,但是战斗或高速移动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动能力,往往需要姿势调节喷嘴的作用。

S.v.Roseburg 00:58:16
而AMBAC作为基础技术,可以比喻为小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的。喷嘴的辅助制御在战斗时对于提高机动性和回避能力确实有必要。也就是说在有姿势制御喷嘴辅助制动的同时,AMBAC的补正作用也是一直存在的。  

以扫拿撒勒 00:59:31

S.v.Roseburg 00:59:33
斯巴达尼恩有几十米长,而且是标准的战斗艇外型,所以为了确保速度和机动性,在各个方向上都安装了大量的推进制御喷嘴

S.v.Roseburg 00:59:46
它的搭载量还是可以满足作战

S.v.Roseburg 00:59:55
但TMS那样的大小就不行

S.v.Roseburg 01:00:30
于是这便是我绝对不放弃人形的理由




欢迎光临 星之大海俱乐部 (http://bbs.seaofstar.net/)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