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大海俱乐部


标题: [存档]七月作业——欧洲三十年战争 亨利-杨
kangaroo
帝国领男平民
Rank: 1


星海帝国军二级优异服务勋章 桂冠单项奖 星海帝国军服役纪念章
UID 41
精华 3
帖子 2801
功绩 0
星海币 2236 sosa
星海币存款 19269 sosa
注册 星海历03年6月22日
所属阵营  新银河帝国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星海历05年1月21日 20:3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存档]七月作业——欧洲三十年战争 亨利-杨

[center]欧洲三十年战争[/center]

    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兼有德国内战、国际混战、人民起义三重特点。在这场战争之前,德国在政治上皇帝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都存在矛盾;在宗教上,1608年以帕拉坦选帝侯腓特烈为首成立新教同盟,1609年以巴伐利亚公爵为首成立天主教联盟,各诸侯国按自己的利益分别加入两个阵营。以法国、荷兰为首的联盟与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洲的霸权。
    战争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帝国内部各诸侯国的不同信仰和教会财产而产生矛盾,分别组成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并且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实质上是因信仰不同而产生的意识形态的碰撞。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波希米亚(捷克)的王位继承权问题。
    德意志皇帝马蒂亚斯没有子嗣,十分关心皇位继承问题。皇帝打算把堂兄菲迪南扶上皇位,在德意志帝国,皇帝由帝国选举团选举产生。选举团内七位选帝侯,天主教人士占3位,处于立场,他们回支持菲迪南;另有3位新教选帝侯,分别是帕拉坦、萨克森、勃兰登堡;然后就是波西米亚。如果菲迪南能登上波西米亚王位,那么帝国的皇位就非他莫属。波西米亚的王位向来由代表人民的三级会议授予,这一次也不例外。波西米亚三级会议顺利通过了授予菲迪南王冠的决议。因为波西米亚的传统要求一位哈布斯堡家族成员作为国王;对于菲迪南的天主教徒身份,波西米亚臣民并不感到恐慌,马蒂亚斯先皇鲁道夫的敕令保证了新教在波西米亚的信仰和传教自由。但在1618年5月布拉格的新教徒暴动,将国王钦差掷出窗外,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这是新教徒公开反抗合法的天主教君王。皇帝违心使用武力,帝国军队在平叛中失败。1619年3月马蒂亚斯驾崩,波西米亚三级会议拒绝承认菲迪南为国王,选定帕拉坦选帝侯腓特烈为国王(史称腓特烈五世)并向哈布斯堡王朝宣战。1619年8月26日,腓特烈不顾各国反对接受波西米亚王位。德意志诸邦包括新教王侯以及欧洲各国均反对波西米亚的叛逆行为,因为一旦赞同这种行为,那么被认为合法产生的王侯的地位就会因此而动摇。两天后,德意志七名选帝侯选举德意志帝国皇帝。出人意料,七名选帝侯一致推选菲迪南。三位天主教人士以及萨克森、勃兰登堡选帝侯理所当然的支持菲迪南,菲迪南自认是波西米亚的合法君主也为自己投了一票,腓特烈本人不便出面,他派遣的代表也支持菲迪南,腓特烈想借此慰藉菲迪南,补偿他在波西米亚的损失。菲迪南登位后,以皇帝名义讨伐叛逆,战争由此开始:

    一、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
    菲迪南得到了天主教同盟的领袖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公爵(1573--1651)的支持。1620年两万西班牙军攻占帕拉坦。法国国王向乌尔姆城派遣特命代表团传达国王圣谕:法国支持皇帝,但法国希望将战争限制在波西米亚,并希望展开全面谈判。但此时的德皇已“决心使自己的臣民完全服从,而不用利剑他就无法确保获得此一服从”。由梯里(1559--1632)指挥的帝国军队和巴伐利亚王国军队侵入了波希米亚 ,1620年报11月在布拉格附近发生的白山会战中梯里取得了对波希米亚军队的决定性胜利 ,战败的腓特烈流亡荷兰。菲迪南重新获得了波希米亚。1623年2月23日,皇帝撤消帕拉坦的腓特烈选帝侯称号,将此赐予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以表彰他的忠诚。三十年战争的波希米亚篇章就此以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而告终。但皇帝没有意识到德意志王侯间的厉害关系,他们没有反对皇帝是因为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痛痒,而皇帝的近臣鼓动皇帝继续天主教征服战争,并预言“吾皇将以根除异端而名垂青史”。1624年,表面上代表皇帝的胜利,实际上一个更为可怕的反天主教联盟正在形成。

评价:皇帝在被叛军包围的阶段,用谈判拖延时间,封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为公爵,使他派遣精锐军队2.5万由梯里统帅。新教阵营却各顾私利,行动迟缓。白山战役中,新教军队占据有利的防御阵地,兵力与帝国军队不相上下,但士兵缺乏训练,纪律松弛,面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帝国军队一败涂地。法国和英国的观望态度加剧了新教阵营的失败。

    二、丹麦阶段(1625--1629)
    哈布斯堡王朝的胜利引起新教国家和英法荷的不安,丹麦与瑞典介入战争想巩固和扩大在北德的领地。丹麦之介入战争源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他也是丹麦的路德教徒的领袖)支持帝国的新教徒反对菲迪南二世。当然克里斯蒂安作为帝国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的身份也是他于皇帝对立的原因之一,他同英国、下萨克森、荷兰联合省都有同盟关系,同他并肩作战的孟斯菲尔德是杰出的将军,他依靠英法两国的援助,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战争初期,训练有素的帝国军队招架不住,原因在于财政困难以及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的人民起义牵制了皇帝的大量兵力。菲迪南启用瓦伦斯坦为大将准许他便宜行事,瓦伦斯坦组织了一支50000余人的大军并于1626年率领这支大军击败了克里斯蒂安,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公国。8月27日,梯里的军队追击丹麦军队和新教联军,丹麦步兵顽强抵抗,德国新教军队拒绝作战,是役,丹麦方面阵亡4000人,被俘2000人,被缴获大炮22门,军旗60面。丹麦面对大兵压境不得不向皇帝屈服,1629年5月克里斯蒂安在吕贝克签定了和约。和约保证了丹麦王对荷尔斯泰因公国的统辖权,作为交换克里斯蒂安承诺不再干涉帝国的内部事务。丹麦阶段一如波希米亚阶段那样,皇帝轻而易举的取得了胜利。个人认为皇帝的胜利并不全面,对于叛逆的臣下应斩草除根才是上策。

评价:在本阶段,针对帝国的财政困难,瓦伦斯坦实施“以战养战”的策略,战略物资全部向当地人民征收,但引起人民极大不满,称皇帝的军队为“蝗虫”。“以战养战”确实有利用的价值,但实施不当激起人民不满使军队处于敌意之中,令双方均感不安,因此实施时应尽量使人民免遭劫掠,这方面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亚历山大。
新教阵营在此期间仍存在分裂,部分军队竟然拒绝作战,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个不稳定的盟友比一个强大的敌人更加可怕。

    三、瑞典阶段
    起因为德皇在1629年3月6日签署的《恢复原状敕令》,该敕令要求帝国恢复到1555年时的领土和宗教状态,这对新教的利益是一种威胁。
    1630年,天主教阵营发生内讧,蒂利接替瓦伦斯坦任帝国军队总督。1630年6月26日,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瑞军(1.65万人)在波美拉尼亚登陆。由于帝国军队(3.9万人)和天主教联盟军队(3万人)兵力分散,瑞军得以夺取波美拉尼亚首都斯德丁,并于1631年前夕几乎占领整个波美拉尼亚。在这种情况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决定利用法俄两国的外交支持和物质援助扩充自己的军队,赢得时间,以便加强德意志北部阵地。1631年6月,他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新教侯爵阶层缔结有利于本国的条约,当他把瑞典和新教的军队扩充到3.9万人(蒂利军队有3.6万人)后,开始积极进攻。1631年9月17日在布赖滕菲尔德(莱比锡附近)交战中,瑞军首次在西欧运用线式战术,给蒂利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新教居民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促使瑞军获胜,新教居民把瑞军视为摆脱封建压迫的解放者。但是,农民很快认清瑞军征服德意志的企图,遂奋起与之斗争。这给瑞军在德意志西南部的作战造成了困难。然而,1632年4月15日在奥地利边境(莱希河畔)瑞军全歼蒂利军队(蒂利被击毙)。瑞军占领奥格斯堡和墓尼黑后,直接威胁着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斐迪南二世重新起用瓦伦斯坦为帝国军队总督,并授予他临机处置之权。法国此时担心瑞典胜利会威胁法国在南德的利益,千方百计策动新教王侯脱离瑞典。瑞军四面受敌,战线拉长,军队分散,指挥困难。瓦伦斯坦重建帝国军队,以瑞典军队侧后方萨克森为目标,迫使瑞军取消攻击奥地利,解救萨克森。11月16日,瑞军在吕岑战役(1632)中战胜瓦伦斯坦的军队。但因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阵亡,而使瑞军未获全胜,帝国军队反而以胜利者自居,不胜而胜。瓦伦斯坦率军撤向捷克。1632年9月,俄国对波兰立陶宛王国宣战,从而减轻了瓦伦斯坦新军对瑞军作战的压力。但瑞典国王死后,俄国并未得到许诺的援助,便于波兰立陶宛王国缔结波利亚诺夫卡和约(1634)。1634年9月6日,瑞军在讷德林根附近交战中失利,无力再战。萨克森和勃兰登堡侯爵及其他德意志新教诸侯拒绝与瑞典结盟,而与哈布斯堡王朝缔结布拉格和约(1635),条约保证皇帝控制大部分诸侯军队,所有诸侯联盟一律解散。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处境艰危。

评价:布赖滕菲尔德战役是机动加火力战胜了数量加长矛,是新战术对旧战术的胜利。火炮数量和滑膛枪的使用以及线式战术的运用是瑞典胜利的关键。帝国军队在后期以逸待劳,却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足以证明战术的优越。
瓦伦斯坦攻击敌人补给线的战术使瑞典国王明知是计却不得不上钩,补给线的中断也打击了军队士气。
   
    法国阶段(1635--1648)
    法国希望在战争中渔翁得利,在双方两败俱伤的情况下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击以取得欧洲的霸权。布拉格条约的签定使法国不得不直接参战,红衣主教黎塞留决心要彻底打败哈布斯堡王朝并夺取帝国的阿尔萨斯省。不过在进军德国本土之前,黎塞留必须首先对付皇帝的姻亲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四世(1621-1665)。于是战争在德意志本土和法西边界上同时展开,法军兵分数路,多点进攻。1643年5月,法军与西班牙军队在罗克鲁瓦决战,双方兵力都大约2.5万,西军略多。法军以线式阵集中主力从一翼突破,打乱西军方阵,西军阵亡8000人,被俘6000人,法军损失2000人,西班牙失去了精锐军队,丧失反击能力。西班牙的海军也彻底失败。帝国军队在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的指挥下和新教派的军队形成了僵局。当法军战胜西班牙将主力调入德国战场后,胜利的天平向皇帝的敌人们倾斜了。菲迪南二世死于1637年,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是为菲迪南三世(1637-1657)。皇帝已无力再战,和平谈判从1641开始,到1642年才有所进展而法军占领巴伐利亚直到1646年。

评价:各国在最后阶段均避免与敌人决战,战争变成了消耗战,只有法国没有经历兵力损失,在最后的战争中游刃有余,是很聪明的做法;线式阵再次显现出对方阵的优越性。


    总结: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每个人都在和每个人交战。神圣罗马帝国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使整个日尔曼变成了一片废墟,而使法国取得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英法两国在这场战争中均发生了意外,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同国内叛党的斗争无休无止,最后由于投石党运动而匆忙与德意志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同时还有力的促成了近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时至今日,世界依然按它的法则在运作,但地位已经不再稳固。
    军事方面,瑞典国王的常备军和义务兵役制度在战争中展现出中世纪志愿兵役制无与伦比的有时,瑞军在火炮配备方面是敌军的3——4倍,欧洲各国开始从志愿兵役制向强迫兵役制过渡;军队供应开始由征用和交纳军税制向统一供给(专建仓库)制过渡。这些仓库的集中点后来逐渐发展成军队的基地(见作战基地);军队编制趋向精干,装备轻型化;炮兵作为独立兵种在战斗中发挥重大作用;切断对方供应线成为战略行动的重要手段;旧的方阵战术已经过时,新的线式战术开始形成;集中兵力突击一翼的战术发挥了威力。

参考文献:《黎塞留传》[法]  《世界战争史》  《世界战争通鉴》

[IMG]http://www.gf81.com.cn/33/images/1212_1d.jpg[/IMG]

顶部